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焦点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焦点资讯
中国经济未来或呈中速增长 何时探底各方有分歧
发布日期:2012-08-29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6711
  汇丰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由于近期公布的出口等经济数据显示外围环境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较预期更大,因此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此前的8.4%下调至8%,2013年经济增速预期从此前的8.8%下调至8.5%。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将从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速增长阶段。
  何时探底各方有分歧
  从2011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出现回落,经济的持续低迷让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产生了担忧情绪。尤其是汇丰银行日前公布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8,较7月的终值回落1.5个点,创下9个月以来最低,导致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即将企稳的预期发生逆转。在此情况下,各方对于中国经济何时探底出现分歧。
  “稳增长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经济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体现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欠缺。在当前外汇占款下降、资本外流、资金面偏紧、信贷下降的情况下,经济还在继续探底,没有止跌企稳,更没有看到反转的迹象。
  不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看来,无论是从上一年经济增长基数前高后低以及中国采取了一些新的稳增长的经济措施来看,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都有可能回升。从近期看,今年和明年经济增速不会太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速不会太高,而且今后面临的困难将比现在更严重。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各级财政吃紧,这种情况会延续比较长的时间。
  未来将进入中速增长期
  “当前经济增长持续回落、明显偏离过去的平均增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表示,在经过三十多年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后,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条件发生变化,我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趋于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分析认为,一是我国前些年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左右,但近两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二是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这些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了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时间窗口。三是在此轮回调中就业压力并不突出。四是近年来人们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投资风险的担忧增加,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这些领域投资回报率和增长潜力的担忧。这些变化表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以及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阶段性转换,很可能已经开始。
  侯云春认为,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一个不长不短的高速发展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要下一个台阶,转入中速增长。而且,中国已经达到了中高收入水平,经济增速下台阶,其实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更高了。因此,这个发展阶段的转换迟早会到来,未来一两年即“十二五”期间就是转换的时间窗口。
  提升创新力是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意味着新的机遇,如何才能在这关键时刻释放新的增长潜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提升经济的创新力。
  余斌表示,无论是从国内劳动力供求关系转变带来成本的上升,还是从国际资源、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来说,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管理创新,从而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可能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改变速度效益型的企业盈利模式。”刘世锦认为,就是要降低企业盈利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为此,在产业快速扩张期过后,应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使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规模更大,中小企业更专,要坚持实体经济优先、制造业导向的原则,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尤其应鼓励、支持通过竞争处在行业领先位置的创新型大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产业创新和升级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此外,徐洪才强调,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要启动消费,而与消费直接相关的就是要加大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费。因此我们就要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促进消费。 

    来源:中国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