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焦点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焦点资讯
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季:增速7%或可接受
发布日期:2013-06-2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8033
  
    增速7%或可接受 政策放松短期无望
    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调整季”

    随着政府对于经济容忍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口径虽然没有变化,但执行的力度明显加强。在经济学家们看来,政府已经“铁了心”要调结构,中国金融业将不得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在更低的经济增速被视作可接受的情况下,更多的将信贷投向实业而非资金运作。
    似乎是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危机和降存准呼声的应对,央行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实际上,在6月19日举行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议上,央行货币政策司的一位官员就表示,银行要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判,改进自身流动性管理。该官员说,未来经济中的问题已经不能寄希望于扩张政策解决,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既不会宽松,也不会收紧。各银行要控制总量,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国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空前紧张,在上周三、周四,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飙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钱荒”问题主要源于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不合理,银行为追求更多利润,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领域。
    “政府的态度已经表明,在未来的发展中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好,以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郭田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经济增长越快,其结构就越容易扭曲,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就必须把经济增速降下来。在他看来,7%的G D P增速以及对应的13%的M 2增速是政府可以接受的。
    央行此次举动,同此前国务院的表态一致。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表明政府对经济容忍度提 高是动真格的,这次不是保增长,而是调结构。
    李慧勇表示,当前经济的问题、金融的问题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总体政策还以稳为主,问题更倾向于通过定向制导的结构政策去解决。在没有突破底线之前,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
    李慧勇预计,在GDP增速上,将由数字转向数字背后的东西,在调结构的政策主导下,6.9%-7%的增速将被视作可接受的速度;而在M 2增速上,相对于7%的GDP增速,M2增速将保持在13%左右。
    高盛高华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说,新一届领导班子虽然也重视经济增长,但他们倾向于比上届政府更能接受经济增速的放缓。本届政府可能将今年7.5%的GDP增速视为一个可以接受的实际目标,而以前增长目标一般视作可容忍区间的下限。
    高盛高华认为,2014年GDP增速目标可能会更低,比如7.0%。这一新政策倾向的含义是,鉴于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为7.7%,即便2013年随后单个季度的G D P增速降至7.5%以下,本届政府也未必会像以往那样“自动”开始政策刺激。
    报告说,政府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而自5月中旬后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的做法将对短期实体经济增长带来更多下行压力。监管机构也在金融系统中引入了一系列更严格的措施以控制系统性风险,包括加大对银行间业务的控制、对债券交易实施更严密的审查,包括逮捕了一些违规操作的交易员等。这表明政府正通过协同努力来修补金融系统中的漏洞,以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但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要牺牲短期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处在多种矛盾集中的时期,加上外部环境不会有显著改善,因此,对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保持中性,全年G D P增速在8%左右。下半年经济下行的风险存在,但没有那么严重。最主要的风险是房价的去泡沫与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因为房价泡沫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直接关联。
    王晋斌强调,宏观政策要着力于兼顾短期和长期。货币政策要在流动性与通胀压力之间寻求平衡。要清理融资平台,尽管地方政府偿债高峰期在5年以后。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以此构建社会安全网,降低失业带来的压力。宏观政策的要点是控风险与稳社会,在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记者 吴黎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