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附属医院招投标腐败治理路径
发布日期:2025-10-22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1

附属医院招投标腐败治理路径

——以A医院为例的制度建设建议

  高校附属医院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侵蚀公共利益,在医疗领域尤为突出。作为大型高校附属医院,A医院采购规模庞大,涉及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高价值项目。近年来,医疗领域频频曝出的围标串标、虚假招标、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既推高运营成本,又威胁医疗服务公平性与质量,其治理路径对公共机构合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从既往各医疗机构发生的腐败案例看,腐败形式呈现隐蔽化、多样化特征。其中,围标串标最为常见,部分供应商私下串通定价或轮流中标,某次医疗设备采购成交价竟高于市场价多成;虚假招标则通过设置“量身定制”的技术参数或资质要求排除竞争,如以严苛的某些非必要关键的专利资质证书为由,仅保留特定医疗设备供应商;更有甚者,拆分大额项目为小额合同规避公开招标,某设备更新项目拆分后采购成本上升明显,利益输送潜藏于采购各环节。

  这些腐败行为的滋生,源于多重因素叠加。制度层面,某些招投标流程存在漏洞,对采购参数的制定缺乏科学论证,关键岗位职责划分模糊,为权力寻租留下空间;权力结构上,某些决策权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评标委员会成员长期固定,缺乏分权制衡;监督机制弱化,某些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外部监管介入不足,违规成本极低;利益驱动是直接诱因,某些供应商为夺标行贿、内部人员为私利寻租,形成利益共同体。

  破解此问题,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首先,依法构建内控制度,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为依据,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提前识别供应商资质造假、评标标准模糊等风险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招投标流程电子化,明确采购论证、文件编制、评标等环节的操作标准与时间节点,压缩人为干预空间;拆分采购决策、执行、监督权限,如由不同部门负责需求提出与审批,评标引入外部专家,形成权力制衡。

  其次,优化采购关键流程。组建由临床、财务、采购及外部专家构成的联合论证小组,确保采购需求真实合理,论证结果公示接受监督;制定参数时采用客观量化指标,引入第三方机构审核,杜绝倾向性表述;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信用评价—动态管理”准入体系,整合税务等数据构建信用档案,对围标串标者实施黑名单制度,定期复审供应商履约情况。

  最后,强化全流程监督问责。设立独立监督委员会,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评估;搭建招投标管理平台,实现操作全程留痕与风险预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内部员工与供应商监督;将廉洁表现纳入绩效考核,对违规者依法追责,警告、调岗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形成震慑。

  高校附属医院招投标腐败治理,本质是法治与制度的落地过程。A医院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健全内控、规范流程、强化监督,才能压缩腐败生存空间,既保障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更维护医疗领域公共利益。这一治理路径,也为其他高校附属医院及公共机构提供了“制度防腐败、合规促发展”的可行范本。【本文系郑州大学党风廉政专题研究项目(2024DFLZYB-18)】

 

      作者:杨晓鹏 王思萌

      来源:《河南法治报》( 2025年10月16日 第 15 版)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