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规范政府采购重在信息透明
发布日期:2013-03-04    地区:    阅读次数:2730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采集样本中高达八成的政府采购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豪华采购”、“天价采购”层出不穷。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一台普通的台式电脑,政府采购价达到惊人的9万多元,而市场价才2000多元,相差30多倍。(2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常有曝光,不过以前对政府采购中不规范行为的披露大都集中于具体案例,而此次社科院的调查着眼于全国,面向中央部委和26个省市政府进行,可以说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让我们看到了政府采购的普遍现状。八成商品采购价高于市场平均价,三成采购资金被浪费,何其惊人!2011年,全国政府采购总量已达1.13万亿元。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或许所谓“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下的浪费”都无法望其项背。
  为何政府集中采购这项一直被视为节约资金、减少浪费的最佳方案,会出现如此有悖初衷的现象?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执行中的偏差。比如因审核不严造成预算过高,存在不花白不花心理;因监管不严造成权力过分集中,供应商由原来需要到处跑关系,发展为“拿下一人”即可,等等。因而,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远远不够。
  因为招标信息的不透明,招标面过窄,政府采购常常沦为小圈子里的游戏,招来招去都是老面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因为招标过程的不透明,缺少必要的外部监管,中标抑或不中标的关键因素取决于什么,外人很难知晓;因为对采购信息的“保密化”处理,中标商品的信息太过模糊,群众就算心存疑虑,也无监督之力。
  而缺少了信息透明,政府采购不但在最关键的价格方面得不到保证,造成资金的浪费,也为以权谋私、引发腐败行为乃至违法犯罪埋下了隐患。商品买卖从来都是货比三家,比价格比服务,但政府采购却长期“只买贵的”,其中有多少资金间接流向了个人腰包,其实不难想象。更重要的是,在政府采购制度先进和程序正义的外衣下,所有可能存在的权力交易和腐败都变得更加隐蔽,很难被揭露。或许,这也是政府采购中的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保证信息透明是规范政府采购的基础。只有保证信息透明,让政府采购接受更多来自外部的监督,才能实现公共资金的最大价值,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来源:长沙晚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