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重视不在形式
发布日期:2007-03-06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61

     为了表达对采购项目的重视度,采购人代表经常自豪地说:“我们一把手也亲自到开标、评标现场,了解项目招评标情况。”好像只有领导亲临现场才能体现出对项目的重视,和对政府采购的支持。殊不知,这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评标专家的视线,有时会导致评标结果失衡。

  邀请采购单位领导亲临招标现场,这是目前很多集采机构宣传政府采购,让采购人了解和支持政府采购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如果采购单位领导“大驾光临”评标现场,再发表一些对厂商的看法,难免让人联想到“领导意识”引导专家评标。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规定了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一般项目中,采购人代表不能多于两个,但在不少评标现场中还是会看到多个采购人的身影穿梭其中,其中不乏采购单位的领导。他们大都不仅是“旁观者”,而是时常发表对某个厂家或某款产品的看法。例如,以前大都采购什么品牌;什么品牌好用;某个品牌服务不好等等。最后,俨然就代替了评标委员会组长的位置,评标专家的打分随着采购人对产品的评述,不断上下浮动。此外,更因为是采购单位的领导,评标专家大都有“随从”想法,把采购人的主观意志放在了最高点。

  采购单位领导亲临招标现场,确实表明采购人对政府采购项目的重视。政府采购制度缺少采购单位的支持,就无法顺畅运行,如果能取得采购单位领导的支持,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但“亲临现场”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评标现场指手画脚,反而会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采购人对政府采购的重视应更多体现在实质性方面,例如,在编制预算阶段,让各单位科学严谨地上报;只要是财政性资金,都采用政府采购方式采购,节约财政资金;在编制招标文件中,不强制要求编写有倾向性的条款;在开评标中,不发表引导性的言论等等。 

希文 政府采购信息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