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药品采购新政---挂网采购 引药企异议
发布日期:2007-01-15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88

     来自企业界第三次集体声讨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行动正在酝酿之中,而导火索正是缘自于正拟在全国普遍推广的药品采购新政——挂网采购,因其重要原则之一便是限价竞价。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人士处获悉,自去年12月22日联合黑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和十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召开研讨会之后,协会正在进行更广泛的意见收集,同时准备于今年3月间再度联合医药商业协会、中药协会、中国价格协会等,集中研讨现行药品采购制度,并将意见上交发改委、卫生部等有关部门。

    这是自2001年和2004年全国医药行业协会联合呼吁废止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之后,企业界又一次大范围的对现行药品采购制度持有异议。

药品采购“异化”

    研讨会共有哈药、华药、石药、西安扬森、上药、双鹤药业等十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参加,同时还请来了国家发改委的多名官员。

    “集中反映的问题主要在于采购过程中追求低价、弱化质量、二次限价,以及限价而不采购的问题。”参加研讨会的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顾问俞观文对记者说。

    在以往发改委关于药品招标采购的文件之中,要求药品招标采购须遵循三大原则,即“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行为规范”,然而,“在各地的实际招标采购过程中,却逐渐演变成了‘质量合格、价格优先、行为不规范’。”俞观文说。

    “追求低价成为主要的趋势,并且只要一个地方的中标价确定,便被其他地方作为最低中标价参考,这导致降价的永无休止。不考虑生产企业的成本问题,导致廉价药退出市场,企业没钱投入科研,甚至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俞观文认为。

    企业认为,在政策性降价之后,各地以限价降价为主的招标、挂网采购也就成了二次降价行为,企业利润空间再一次被压缩。

    而现行挂网采购之中的只限价不采购行为也饱受企业非议,按照发改委2004年下发的320号文件,招标之后要求中标企业与医院签订采购合同,保证一定的采购量。但在目前推行的挂网采购之中,并没有硬性规定,限价入围品种只供医院选择,即“只限价不采购”,生产企业要保证采购量,还需对医院进行二次攻关,实际销售的扣率也可能被医院再次压低。

大企业的难处

    目前对挂网采购意见最为强烈的,属大型制药企业。

    “大企业生产成本与管理成本比中小企业高,不断的降价行为导致的就是亏损。”浙江康恩贝药业首席营销顾问祝匡善则对记者说。

    在已试推行的四川省、福建省挂网采购实践以及广东拟推行的挂网采购中,都提出了总体降价幅度达到20%~40%的口号,四川省的许多品种甚至降幅达60%。由于降幅太大,在四川和福建的挂网采购中,部分大企业选择了放弃。

    从一位参与了福建招标的某湖北医药企业人士处获悉,由于挂网一共要经过三轮限价,一轮比一轮低,最后是无法忍受而选择放弃福建市场。

    “以往的招标采购中,按100分计算,大概是50分价格分,30分质量分,20分服务分,现行挂网采购则没有了质量分、品牌分评价环节。”上述企业人士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则告诉记者,挂网采购不能因为出现一些缺陷就否定它。有些问题是执行走样的问题,挂网的大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中央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很好的挂网规则,导致各地招标的混乱,但不能就此因噎废食。

    上述企业在研讨会之前便已联合向卫生部、中纪委反映此类问题。同时,发改委也开始关注,继与生产企业座谈完之后,去年12月26日,发改委再次召集药品招标中介研讨相关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的网站  作者:邢少文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