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政府招标,警惕被利用成利益“漂白”
发布日期:2007-01-09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80

     吴建路、林晓蔚撰写的“每日一评”《政府招标,警惕被利用成利益“漂白”》,全文如下:

  即将开始的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路面设备招标,从报名到结束,所有国产自主品牌只能成为一旁的“看客”。根据该项目招标公告,此次政府采购的绝大多数路面设备必须是“洋品牌”——是因为国货质量不达标吗?据透露,有些国内产品已达欧洲最严格的生产标准。

  随后,有些招标条款露出了“马脚”,被疑有“量体裁衣”之嫌。比如能够满足“国内投资组装”这一条款的,全国只有一到两家,开标结果甚至可能被“精确预测”。原本公开透明的招标采购,被指失去了公正公平。

  类似现象还有:招标采购的东西,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不降反升,可能不少人都有感受。质量有区别吗?多数情况下,恐怕没多大区别。招标和政府采购作为一种现代采购方式,优点在于切断了采购主体与供应商之间直接的利益联系,通过竞价能显著降低采购成本。

  那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呢?细想不难发现,“量体裁衣”“打哪指哪”等手段,又把被切断的利益重新连接起来了。招标采购与直接采购相比,增加了招标机构、评标委员会(成员)、招标监管部门等环节,他们也可能成为商业贿赂新的“公关”对象。招标采购的“经”一旦念好了,就可能由防腐手段反而变成了“漂白”可疑利益的“掩体”。

  对于江西此次采购设备,笔者没有做调查研究,不敢妄议。但上海市政工程行业协会副会长李祖耀作为业内专家,说得挺有道理:“很有可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非常办法。”看来,公平公正对当事人自己,也是一种保护。如何防止“非常办法”,如何防止政府采购招标机制沦为走过场工具,还关系到经济运行是否健康,切不可大意。
 
来源:新华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