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政府采购“寻租”不斩权钱交易难绝(下)
发布日期:2006-12-1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97

防范寻租有措施

  限制代理人的权力,增加寻租和设租成本 寻租理论认为,寻租活动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租金和寻租的产生是由于政府实行了市场进入限制而造成了有租可寻的稀缺机会。

  从对经济学的研究发现,减少和消除租金的策略大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缩小政府规模,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官员滥用权力设租和市场主体寻租的机会;二是促进公平竞争,保证地区间和企业间的公平自由竞争,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消除寻租现象,应允许全体社会成员和生产单位平等地获得由政府干预市场所造成的稀缺价值的平均额或机会,并使之制度化;三是建立健全租金消散机制,尽可能地以市场手段取代行政手段,如在存在着大量租金的政府采购领域采用公开招标等竞争性较大的招投标制度以减少租金。除了尽可能减少和消除租金之外,增加寻租和设租成本在控制寻租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建立健全相应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以前的法律规范,对设租者、寻租者的处罚力度不够,往往比较偏重行政处分,起不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而《政府采购法》在追究采购实体、采购代理机构和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行政和刑事责任方面有所加强,其威慑作用也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供应商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也就是说,在未来更加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中,无论是寻租还是设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建立有效的内部、法律和社会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是指采购主管部门和采购执行机构之间的监督检查,通过内部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使得整个采购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这是搞好政府采购的制度保障;法律监督是从政府采购制度运行的外部对政府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约束,以达到法制化管理的目标,这是搞好政府采购的法律保障;社会监督是指各职能部门应制定对外信息发布的制度和办法,定期将采购信息、法规、制度和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广泛监督,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更好地维护政府采购形象。
 
相关链接:
 
  与寻租相关的几个概念
 
  租金 寻租行为中的“租”(rent)也称“租金”,其经济学概念在历史上最初表现为农场主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报酬。土地作为一种投入的生产要素,在供求关系中表现为供给刚性,而外界对土地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因而便产生了最原始的租金概念——地租。

  现代寻租理论所探讨的租金已将地租的概念一般化为经济租金,指那些缺乏供给弹性的要素为其所有者带来的超额报酬,而一切利用权力配置资源以获得超额利润为目的的行为都被称为寻租行为。具体到政府采购过程中的租金主要是指缺乏供给弹性的采购指标。

  寻租 经济学界认为,寻租(rent-seeking)是人类寻求直接的非生产性利润的非生产性活动。也可以将寻租定义为:寻租是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寻租主要表现为非法的权钱交易,它或者以行贿的方式从政府官员处获取垄断特权,或者以回扣的方式从政府官员处获取平价生产要素和商品以及向国有部门以市价推销伪劣产品。政府采购是政府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以及其他采购实体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对货物、工程和服务进行的采购,因而政府采购是世界各国寻租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领域之一。

  设租 政府采购中的设租是指采购方利用权力对采购全过程进行控制,人为设置需求障碍,进而营造获得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与条件。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作者:潘玉欧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