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政府采购潜规则:“洋塑料”卖“黄金价”
发布日期:2012-05-2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251
    政府采购只要外国货,山东省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并不是孤例。远的如合肥市国土资源局采购中央空调主机必须为进口原装品牌、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路面设备招标拒绝国货;近期则有山东省胶州市垃圾填埋场土工膜招标和内蒙古一煤制气项目渣场,都明确要求使用进口土工膜。
    今年3月,内蒙古大唐国际克旗煤制气项目渣场防渗膜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第四条公开要求,“光面与糙面土工膜应为同一生产厂家,且为进口产品,即在国外生产完成品”。该招标文件排除了所有在国内生产的产品。
    “拒绝国货,只要‘洋货’!”这些采购单位到底怎么了?背后又是怎样复杂的利益纠葛?《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洋塑料拿到国内当黄金卖
    “一些贸易商把‘洋塑料’拿到国内当黄金卖。”山东青岛华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徐鼎告诉记者,这次济南垃圾场土工膜一项的中标价是1600万元,如果使用同等质量的国内产品,连800万元都用不了,而且企业还有很可观的利润。
    徐鼎是美籍华人,在国外从事垃圾填埋场建设已有20余年,经验非常丰富。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垃圾场投资少则2亿元、多则5亿元。这些垃圾填埋场如果放在国外建设,建设的成本不到国内的三分之一。花同样的钱、建同样质量的垃圾场,在国内建1个,在国外就可以建3个。
    记者比较了一下,同样质量、标准的防渗膜,国内的报价每平方米只有26元左右;而国外的产品,每平方米大都在60元左右。
    “垃圾填埋场使用的防渗膜质量要求非常高。”徐鼎告诉记者,十年之前我们国家的防渗膜都是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还没有能力生产,后来,有关部门花大价钱(进口设备免税)把这项技术引了进来,生产的防渗膜早就达到了国际标准。
    “一些招标单位放着国内廉价的产品不要,非要跑到国外去进口”,徐鼎颇感气愤。有时候,这种“进口”就是个幌子,有的中标公司把国内的产品“出口”到保税区,再从保税区拉回来就成了进口产品。
    “2009年,某县一垃圾填埋场项目采购防渗膜要求进口产品。重庆的一家贸易商中标后,就要求我们公司先将防渗膜运到青岛保税区办理出口手续,接着又办理进口手续,然后将这批防渗膜及进口的相关资料再由青岛保税区直接运往工地。就这样‘一进一出’,国内产品摇身一变成了进口货。”徐鼎无奈地说,这里面猫腻大着呢!
    “猫腻是我回国后学的一个词,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啥意思,现在想来有猫腻肯定有腐败。”徐鼎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解释说,对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他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过,大都没有结果。
    招标评标环节都有猫腻
    “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竞标,盲目选购国外产品,比的不是价格、不是质量,而是关系和背后的猫腻。”多次参与政府采购的徐鼎说,玩这种游戏的往往是一些贸易商,少数采购人员和贸易商“共谋”设置门槛圈套。
    他向记者介绍了招标和投标方串通惯用的伎俩。
    他说,这种伎俩往往在报名前就开始了。“围标”、“陪标”早已不是秘密,双方还会共同制定详细的招评标方案,在招标报名阶段和评标阶段各有招数。
    在报名阶段第一招,有的业主就会在招标文书上注明产品“要进口的”,也有个别业主口头通知“要进口的”。仅此一条,就把国内的企业档在了门外,让你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第二招是设置一些跟产品毫无关系的资质门槛。比如,有的业主在防渗膜招标中,会要求投标企业具备建筑企业的环保资质、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建筑业安全许可证等。这些证件和防渗膜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招,打时间差来阻挡其他投标企业。比如说,他们会在开标前突然通知,投标企业需要在当地劳动局开一个20万元的“员工工资储备金账户”。选择的时间往往是这周五通知,下周一就截止。
    按照正常的程序,准备好各种手续开立账户的时间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这一招,名义是为了中标后保证农民工工资正常发放,其实是一个掩护,让你根本没时间办理,只能自动放弃了。
   徐鼎说,如果这三招还不能把竞争对手排除去,他们就会在评标标准上设置门槛。 
    评标标准不透明
    “评标标准往往弄得特别复杂”。徐鼎说,评标标准一般分技术标和商务标两块。技术评分占55%,商务评分占45%。商务标又分成价格评分和商务因素评分。最后计算下来,价格在整个标书的比重还不到30%。
    徐鼎的说法,记者在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第二垃圾填埋场和内蒙古大唐国际克旗煤制气项目土工膜招标文件中都得到了验证。两家招标文件无一例外都分成了技术标和商务标,标书所占比例正如徐鼎所言。
    “至于技术标和商务标的标准,投标人是不知道的。而这个分数是怎么评出来的,大家看不见。唱标只唱价格,整个流程下来,就是招标方想让谁中标谁就中,招来的不是对的而是最贵的。”徐鼎说,这和国外的游戏规则完全不一样,在国外,只要投标报名时过了资格审核关,同样的资质、标准,谁的价格低就是谁中标。

    来源: 法制日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