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马骏:我国企业创新要把握住历史机遇
发布日期:2012-05-17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276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会换届会议不久前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发表了重要讲话,李伟主任指出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力,是开拓国内外市场、引领科技创新的主体,承载着塑造创新文化的使命,肩负着将科技成果推向产业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任。创新,则一直是推动国家、民族和社会走向进步和文明的主要动力。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在会议上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企业,企业要发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作用。我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目前我国企业创新面临最大的“瓶颈”是什么?企业在发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体作用,哪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就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

  我国企业创新的整体状况
  目前,我国企业在创新中处于这样一种情况:在全球创新中基本处于“跟随”状态,少数优秀企业,可以做到“紧跟”,极少数企业则积极尝试在产业局部进行突破。
  中国经济时报: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在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会换届会议上呼吁企业要成为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请你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的企业创新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马骏:我国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很难简单描述其创新阶段特征。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竞争性行业,“国内市场国际化”,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全球竞争的压力几乎无处不在,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的共识。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在全球创新中基本处于“跟随”状态,企业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或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而且我们必须承认不同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是不同的,“跟随”的程度也就不同。少数优秀企业,可以做到“紧跟”,它们密切关注国外最新创新动态,一旦发现成功商用的产品或服务,在几个月之内就可以跟上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极少数企业则积极尝试在产业局部进行突破,尽管很艰难,但这是中国企业迟早要走的一步。

  企业研发比重大幅上升
  企业创新是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目前,我国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已经从二十多年前的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近70%。
  中国经济时报:在谈到企业创新时,一些人往往单纯理解为技术创新,事实上有那么简单吗?
  马骏:把企业创新单纯理解为技术创新,无疑是一种简单化。技术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按照“创新理论”奠基人熊彼特的说法,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共包括五种形式,分别为:生产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采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这五种形式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现在大家谈到创新,主要讲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这两类创新,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重大技术创新常常需要商业创新来支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中国经济时报:在现阶段,高校和各科研机构仍是我国从事创新的主体,要想使之向企业创新主体方面转变,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您认为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马骏:长期以来,高校和各科研机构一直是我国从事创新的主体,但近年来这种局面一直在改观。目前据我所了解,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已经从二十多年前的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近70%,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所以企业实际上已经成为创新的主体。当然,政府在创新中仍然应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在基础研究、竞争前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以提升我国创新的总体水平。

  区别情况突破瓶颈
  不同类型企业面临不同的“瓶颈”,企业不同,其借鉴的发展经验也就应该不同,我们要加以区别对待,而不要“一刀切”。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创新面临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马骏: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度依赖国家创新系统,许多因素都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企业面临不同的“瓶颈”。比如,大型国有企业虽然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创新激励不足和不容许失败的文化可能是制约其创新的重要因素;相反大量中小企业虽具有创新的动力,但其技术、人力资源、资金等资源不足可能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国际上,重视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具有很强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据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约占我国企业的99%,关于企业在发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体作用,您认为哪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马骏:中小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特别是在“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而这成为其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可重点借鉴美国硅谷的经验,如风险投资、创新网络等方面的经验;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可重点借鉴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经验,如产业集群、企业网络、合作社等方面经验。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