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鲜见民族品牌的政采清单欠起码要求(下)
发布日期:2006-12-0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27

    笔者注意到,日本《选择》月刊今年11月号刊登了一篇分析中国经济的文章,值得一读。文章将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分为两类:一类是出口生产型投资,这种投资企业通过在中国建厂,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从而给中国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大量外汇,是“给中国人创造了赚钱机会的投资”;另一类是觊觎中国市场的投资,其产品主要不是出口,而是在中国就地销售,其利润最终流向海外,这种投资“不是促进中国成长的投资”,而是“一种从中国人口袋里往外掏钱的投资”,是“摘取中国经济成长果实的投资”。这种投资的大量增加,“毋宁说是中国的一大隐患”,其导致的结果是:“本应作为中国民族企业坚强后盾的中国国内市场,现在却被外资席卷一空”。文章对比中日两国的情况说:“日本在战后阶段,曾经竭力阻止外资的进入,争取时间发展本国的民族企业,最终拥有了极具全球竞争力的民族企业。但在中国,却丝毫看不到类似的动向。”这位日本学者把中国的这一问题看得入木三分,值得我们深思。

    从我们的政府采购清单中可以看到,列入采购的外国产品,恰恰是那些“从中国人口袋里往外掏钱”和“摘取中国经济成长果实”的“觊觎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生产的,大量采购这样的产品无异于帮助他们抢占中国市场,进而使我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

    呼吁保护和振兴民族产业,绝非闭关锁国、心胸狭隘,更不是反对改革开放,而是主张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改革开放,以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战略目标。说到底,这涉及到我们为什么改革开放的问题。改革开放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实现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是把自己的市场都让给外国跨国公司,去帮助资本家实现巨额财富积累。道理明摆着,我们不能将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于跨国公司,而必须将基本立足点放在民族产业上,必须给民族产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而扶持民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排斥或歧视民族产业和自主品牌,显然不是正确的态度。应当批评的,还有一些消费者,他们对国货采取歧视态度,即便是品质优良的国货也不屑一顾,处处以洋为荣、挟洋自重。这种媚外态度是没有出息、是不可思议的。在此,笔者呼吁同胞们热爱高品质的国货。我们不保护落后,但我们有责任推动民族产业的发展,而热爱高品质国货,正是先进性与爱国心的最佳契合点。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推动民族产业涌现出一批过硬的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较大幅度地增强民族产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对待民族产业和自主品牌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也反映着一个公民对祖国的感情。爱国是具体实在的,如果你歧视和排斥民族产业,或者从不购买民族企业的产品,就很难让人相信你是爱国的。现在我们应该警惕的是,一些人非但不爱国,甚至站到了祖国的对立面:其中有些人是被外国情报机构收买,变成了出卖祖国的特务,有些特务已经败露了卖国的身份;有些人变成了买办,把自己的利益附着在跨国公司身上,洋货越是占领中国市场,他们受益越大;还有些人不一定是买办,而是受了人家的贿赂,于是就帮着人家做事。

    一个带有法规性的文件应该体现出对国有品牌的肯定和对民族工业的支持,这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而是一个很低的要求,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来源:人民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