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国产化采购对信息安全可行性与必要性(一)
发布日期:2006-12-0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34

      有人说,人类最关注两件事:正在发生的——现实;将会出现的——趋势。当我国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信息安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在充分认识到全球化和信息化利弊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本国信息安全的发展。现实:我国政治、军事、金融等许许多多关键业务建立在国外信息产品之上,而不断崛起的国内品牌却显得处境尴尬,这似乎无法让我们感到所谓的国家信息安全;趋势:在信息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危的全球性重大战略问题的今天,如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

  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器领域的现状从某种意义上映射了当今国有信息产业的困惑,近几年来,随着服务器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国产服务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国产品牌的服务器在性能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在一片欢呼鼓舞声中,中国服务器厂商并没有迎来真正的“春天”,在众多需求高性能计算的高端核心领域中,国内品牌服务器所占比例寥寥无几,国外厂商几乎垄断的局面难以打破,反观中国市场整体的反映,显露出来的也仅仅只是“唱高调”的姿态。

  国内排头兵遭境外“黑枪”

  今年5月25日凌晨,一封发自美国的邮件悄然而至,发件人是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席拉里·沃特兹尔。一周前,正是在他和其领导的委员会的推动下,封杀联想的声浪迅速席卷美国政界,并致使美国政府承诺修改政府采购流程。联想开出的条件是合理且诱人的,而美国人拒绝联想的原因也极为简单:“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如若被收购,那么他就不再是美国人自己的公司了,而这让他们觉得国家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胁。”

  作为科技、经济强国,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技术的不断创新可能是美国人遥遥领先的法宝,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完善的发展体系与健全的法律保护才是其科技发展的根本保证。从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这一并购事件,我们发现美国政府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对联想说了NO!其实作为个人电脑而言,真正能涉及国家安全层面的东西几乎没有,美国政府能够拿出这样牵强的理由拒绝别人,显露出的可能也只是些“护家”本色,然而美国的做法让国内专家、学者也看到了美国政府如何维护国家品牌权益的真实做法。在发达国家,科技果实是政府的第一保护对象,不论高端、中端、甚至低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也许对于他们来说,维护本国企业权益,提升国内经济水平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对比在“联想境外受阻”事件中,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却在一个实则无关痛痒的事宜上敏感地、无理地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联想直接封杀,也许在所谓的“国家安全”背后,美国人揭示给我们的更多是他们如何通过政府对国有品牌的“庇护”,从而达到抑制国外品牌,确保自身合理发展的“政治胜利”。

  华为在印度注册了“华为电信印度有限公司”,并陆续投资1亿美元。作为向南亚发展的中心,华为计划未来3年内在印度投资建厂,再投6000万美元。从2000年起,他们已9次向印度政府FIPD(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提交贸易资格许可申请,而去年7月,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军方部门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第九次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今年4月,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再次举行会议,华为投资建厂的计划依然被无限期搁置。

  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在经济、科技方面都相对比较落后,电信的普及程度也相对较低,先进的技术应该是他们迫切需求的。作为印度一个友好合作伙伴,华为旨在为他们提供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电信网络,然而在先进技术和信息安全抉择中,印度最终同样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潜在危机意识,第九次拒绝了华为的合作意向。这样的做法似乎可以更多地被认为是“过度紧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信息安全的确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信息安全重中之重,国外品牌“暗藏杀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也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但是纵观整个行业,在PC、路由器、信息安全软件、服务器等设备上大都采用了国外品牌,而国产品牌多少有些遭遇习惯性“冷遇”,巨额的资本输出之外,国家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担忧。

  “内忧外患”的市场状态不仅对国内品牌信息化产品发展施加了着沉重的压力,更使国家各个高端领域的信息安全防卫完全处于“暴露”状态。在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都处于自主研发阶段时,信息安全防御则是非常重要的,高性能计算的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之上。纵观国内高性能计算核心领域,国际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国内高端核心技术研发依附于国外品牌,除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外,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则成为了另一个无法忽视的潜在危机。如果高性能计算平台全部是国际品牌,核心软件与网络管理软件也是国际厂商提供,信息平台的安全防御技术被国外厂商牢牢控制,那么一旦科研核心成果泄露、信息安全防御崩溃,则后果不堪设想。长此以往,国家信息安全危机将愈发严重,国产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也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作为高端行业应用的典型代表,国内的金融行业从两三年前就开始进行数据集中,而高端核心设备普遍采用国外厂商的产品,如大、中型主机、高端服务器产品,基本上以IBM、HP、SUN、为主,而这样的选择也直接导致了处理器、部件、甚至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相互之间并不兼容,用户一旦采用某厂家的小型机后,就很难摆脱高额投资与服务追加的恶性循环。但当被问到为什么只采购国外品牌产品的时候,负责某金融行业信息设备采购的人士表示:“知所以选择国外的产品,这缘于本行业是数据流和资金流充斥的场所,任何故障将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选用高端设备考虑的首要因素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其次在人们心目中国内厂商的产品大都集中在中低层次,在高端设备没有相应的产品,即使有产品,由于推出时间短,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我们都很难采用。”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问题问到中国计算机所所长李国杰院士时,得到的答案却大相径庭,“现在在服务器领域我们国产品牌已经完全可以和国际知名品牌所媲美了,这不但表现在产品本身,还表现在我们国内厂家专业良好的本地服务和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知所以在一些高端领域很少见到我们国内产品的身影,更多的是来自传统购买惯性的驱使,而且越是重点行业,这种购买惯性表现得就更加明显,在他们心目中那些国际品牌是所有人都‘公认最好’的产品,这样就算以后出现什么问题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反之则不然,这里他们将不惜付出高额的代价和巨额的所谓技术费用。”李院士表示,“至于选择国外品牌是为了整体系统安全、可靠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十年前我们没有自己的高端产品,而各行业信息化需求又继续解决,所以在诸如金融、政府、电力、通讯等重要行业采购了很多的国外产品,但那是针对当时现状所采取的权宜之计。时至现在,我们已经高端领域取得了不断的突破和实质性的进展,我们的产品同样能够达到与国际品牌相当的质量,而我们在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服务方面的执著探索与不懈努力,使得我们在产品总体拥有成本和总体质量上都具备了相当的优势。”

  类似的境遇同样发生在了电信运营业,虽然电信运营行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企业应用向广域扩展,电信业务向企业深层渗透的趋势为电信运营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高端路由器的使用上,国外厂商诸如思科、Juniper网络等一直处于垄断的地位,华为等国内厂商鲜有作为。这样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骨干网都建立在国外路由器产品上,我们除了要承担产品、技术、服务等昂贵得费用以外,信息的安全势必会受到威胁,一些核心的数据和信息,例如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核心数据的信息等都有可能会遭到窃取,国家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除了金融、电信这两个典型行业外,诸如气象、石油、地质勘探等高端核心领域,甚至国防、军需等国家核心安全系统在我国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行业都包含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核心信息,影响着国计民生、国家发展,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而这些行业在硬件、软件甚至系统方面都采用国外的产品,建立在别国控制的信息安全系统之上,这势必对我们的国家信息安全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同时,大量依赖国际品牌还成为我国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无形中使我国自主核心技术产业化发展在与国际品牌的追逐中陷入尴尬的恶性循环,从而使我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大量利润不断流入到国外厂商手中。据CCID《2004年中国服务器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服务器及工作站产品总销售量达到41.21万台,其中PC服务器为34.8万台,占84.4%,而RISC服务器仅有1.78万台,仅占4.3%。从销量来看,这个市场规模并不诱人。但从销售额来看,情况却是截然相反。2004年中国服务器及工作站产品总销售额为184.2亿元人民币,RISC服务器为85.6亿,占到了46.5%,将近一半,而PC服务器仅占到38.9%。RISC服务器以4.3%的销量却占据了近一半的销售额。不难看出,与低端PC服务器相比,高端的RISC服务器价格极为昂贵,存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巨额暴利空间。而高端市场也正是由于被这少数的几家国外品牌所把持,缺乏合理竞争,从而使得当我们面临不合理时显得有些逆来顺受和无可奈何。

  同样是来自CCID的数据,2006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支持与维护服务市场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13.16亿元人民币,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达到14.7%。不过“服务财富”的占有率格局似乎比销售额的境遇更为尴尬,以IBM、HP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分享刮分了这块蛋糕的绝大部分。可见,相对廉价的“国产服务”非但没有顺理成章地挤走满天要价的“贵族”哥们儿卖出个好价钱,反倒被人家挤兑的愈发度日艰难。如此的境遇的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李自强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