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政府采购屡超标拷问“阳光采购”
发布日期:2012-04-2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961
 “目前我区政府采购问题很多,值得反思!”在最近召开的苏北某区“两会”上,相关负责人的一席当堂发言,让与会代表、委员陷入沉思。相关负责人说,政府采购的目的是降低行政成本,而实际上“买高不买低”时有发生。比如,同样车型、配置的汽车,通过政府采购中心竟比4S店还贵两三万元。政府采购的有些商品质量还得不到保证,以政府采购中心提供的A4纸为例,除每令纸张贵10到20元外,其灰度深、吸墨性差,有时还存在数量不足、纸张破损等现象(新华报业网 4月17日)。 
  有项调查表明,中国行政费用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增长了87倍,位居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列。行政成本之所以如此之高,与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不透明、铺张浪费,甚至权钱交易不无关系。譬如,2011年某媒体披露的辽宁抚顺市财政局拿苹果itouch4当U盘使用的新闻,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匪夷所思。
  其实,类似辽宁抚顺这种败家子式的采购腐败并非孤例。近年来,在有关政府采购的新闻中,某市工商局采购空调系统结算时竟然高出中标价的8倍、有关政府部门被爆集体高价采购办公用品、一市购进一台电脑接近3万元……
  最为可笑的是,这类明显的采购腐败,竟然是在“阳光采购”的名义和框架下进行的。这种不正当的采购,有关部门竟然敢于理直气壮地公开出来。“阳光采购”何以成了“阳光腐败”?
  事实上,政府采购中的腐败问题,公众都心知肚明,主要症结也很清楚:财务缺乏民意监督,“管采分离”流于形式监管、审批与采购三者之间,都属行政机构,利益关系牵扯不清。
  政府采购的初衷,无疑是为了让政府的采购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审视和监督,经得起阳光的照射。某些政府部门之所以敢于在“阳光采购”下干着不可见人的勾当,一是官员福利式采购在当下很普遍,他们骨子里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二是,仅把政府采购公开当作一种走过场,根本就没指望接受公众监督,就像许多地方公开的像天书般让人看不懂的财政预算一样,压根儿就不打算接受公众监督。
  从“阳光采购”的制度安排上看,阳光采购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开,也不是“公开”就意味着“阳光”了。政府采购是否妥当?公众会不会有意见?在一些部门管理者的心里,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反躬自问意识,以至于从根本上就没有做好将采购过程接受公众监督的心理准备,以为仅在形式上公开出来,它就是“阳光”的了。鉴于此,必须对政府采购的流程以及监督程序重新进行审视,堵住流程上的漏洞,加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监督,特别是来自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政府在将采购信息公开前,首先要有一种站在纳税人立场和眼光上的自省和自审。不然的话,类似对于政府采购“买高不买低”的质疑之声还会不绝于耳。

    来源:中国商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