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天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大力促进我省招标投标事业的发展 ——访四川省招标局副局长 邓文友
发布日期:2006-11-25    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阅读次数:1170
    本网讯:首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商务部与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共同主办,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来自各方面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350多人出席了论坛。仅通过论坛的参会成员以及论坛规格方面,就可以看出国家对招投标事业的重视。此次论坛的召开,对规定我国招投标事业的发展方向、规范我国招投标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贯彻执行力度,有着深刻的意义。为此,本网记者对刚刚参加完此次高峰论坛归川的四川省招标局主持全面工作的邓文友副局长进行了专访。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已经有六年了,在这六年里,政府、企业、以及人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可谓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国招标投标制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生活的调节起到了什么作用?
    邓文友:《招标投标法》实施六年以来,我国招投标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期间,招投标范围不断扩大,行业自律机制初步建立,市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部门协作配合逐步加强,我国招投标市场逐渐向着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这对从源头上制止官员腐败、规范我国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政府采购方面,《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从一定意义上讲削弱了政府职权,从一定程度上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了规范,对政府角色的转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采购行为更加透明,政府角色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逐渐向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者转变。
    《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通过规范的招标投标,为政府投资项目和采购项目节省了大量资金,从一定意义上讲,帮政府看好了钱袋子。据相关统计,大的政府投资项目,通过规范的公开招标,可以使每个项目的节资率维持在10%以上,而在四川省,这个比率更是达到了14%。比如四川电视台电视塔的建设、信用社的网络建设等,这些大的投资项目,通过规范招标,每个项目所节省的资金动辄上千万,这就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
    招标投标制度的合理性在于招标投标程序的规范化,通过规范的程序运作,对投标者进行严格筛选。在这一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就是一个筛子,是一个门槛,众多的投标企业,在“三公“原则下,被严格筛选,剔除其中的有污点的、不讲诚信的投标企业,而留下的就是其中的优秀企业,再经过评标专家的评比,优中选秀,将中择帅,所做出的中标结果肯定就是最适合招标业主所要求的最佳结果。
 
     者:招标投标制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比较短,目前,我国的招标投标市场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招标投标制度是不是已经真正渗透到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
    邓文友: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招投标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招标投标市场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还不能真正胜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招投标市场还需要花大力气去培养,耗大精神去开拓招投标的空间。目前,我省涉及招投标的领域仍比较窄,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及一部分本应该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未能按照严格的招标程序进行招标。虽然说民营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私有经济、个人经济,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任何经济成分最终都要渗透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都关系着国计民生。中国目前的民营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量的70%,国内私人经济、港澳台经济与外资经济的总和已占到我国GDP的65%,单从数据上讲,民营经济就已经成了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实践中,由于自身局限性的约束,若民营企业进行一些不透明、不公正公开的购买行为,就可能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比如民营企业所经营的医药产业,这就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若因其为私有经济就不进行规范招标,在其私下进行的不规范采购过程中,就可能掺杂人情利益、金钱利益等方面因素,若由此造成的药品质量不过关,则会对人民的健康将产生极大的危害,这种事情在我国是有先例可举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不能将民营经济的经济活动看做是一种私人行为。
    由此可见,不能因为民营经济属于私人经济就不将其纳入招标投标范围。将民营经济纳入招投标的制度范围之内,无论是对社会、企业,还是对人民大众,都有百益而无一害。首先,将民营经济纳入招投标体制中,是对国家、社会、人民大众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其次,将民营经济纳入招投标体制中,对民营企业主也有益无害,他们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就可以通过招投标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降低项目风险,节约项目成本,因为在招标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是由中标方来付的,而不需要业主来付。很多民营企业主对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还不是很了解,以为只要参与了,就得付手续费之类的,其实不然。因此,针对这一点,今后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民营企业主了解招标的运作流程,认识招标的好处,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招标、监督招标。
 
     者:在本省招标领域的发展,您觉得我们今后还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完善?
    邓文友:当然,面对目前招标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的从市场方面来看问题,作为我省招标投标领域的政策执行者,四川省招标局在以往的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招标局也需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本领的强化,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招投标队伍,坚持先做人,后做事,只有让自己做到能胜任招投标工作了,才能有权利、有能力去做好招投标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招标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机制,承担招投标的代理机构队伍必须要整齐,必须得精通相关法律法规,注重自身建设,让自己成为一领域之“专家”。
    其次,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摆脱现在的各自为政、自己监督的现状,尽快设立专门的与招投标单位、业主单位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独立监督机构,形成一个有效制约的权威性管理体。
    再次,要继续推动招标投标领域的国家性立法行动,完善招投标领域的法律法规。目前,虽然《招标投标法》已经出台施行了六年,但我国的招投标领域的法律法规仍不是很完善,立法进度很明显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招投标领域法律法规的涉及面太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概念很模糊;招投标领域管理机构重叠,主管部门权责不清,有功互相争抢,有过互相推诿;各省争相制定自己的招投标法规,自然不自然的对他省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这就势必会造成省域之间的贸易壁垒,与市场经济的原则格格不入。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得依靠国家大法的完善。
    总得来讲,招投标制度有着相当大的优越性,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种,其发挥的作用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这种优越的制度无法将其先进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只有在立法机构、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招投标秩序的规范,促进我国招投标事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感言:采访邓局长之后,记者对我国的招投标制度的现状及其作用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对一个制度的形成、发展、规范到其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这其中的艰难深有感触,然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拾到金,相信我省招投标事业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充分发挥其选能而上、择优而用的“筛子”功能。
 
来源:四川招投标网     作者:王钢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