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的现状、困惑与出路
发布日期:2012-03-1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776

办公家具是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中重要的货物类产品。自从200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颁布以来,办公家具就始终列在其中。随着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推进,办公家具采购金额逐年增加,至2009年仅中央和国家机关办公家具采购金额已超过3亿元。办公家具因其具有的通用性、环保性及典型性,已成为集中采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购量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政府集中采购各方当事人的更充分博弈,至此,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中出现了相当多亟待解决的困惑和问题。选取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的困惑和出路作为课题来研究,就其货物本身的简单而常见而言,是易于理解的;就其环保和品质而言,是能够引起重视的;就其典型性和复杂性,又是有示范效应和可推而广之的。接下来,笔者以政府集中采购从业人员的视角,对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观其行、诊其症。 

一、    办公家具政府采购的现状 

因为办公家具的。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不可或缺,影响者工作者的健康和效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各位每天看得见摸得着,家具本身并不高深,大家看似都懂一些,但真的作为家具的采购人,又似乎在家具特点、采购流程和一些问题上存在疑虑。本文就是希望通过介绍办公家具有关特点及对关注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继而帮助各位提升办公家具采购的成效。 

 1.整体情况分析 

2005年以前,办公家具未实施定点采购,主要以单个项目组织实施的采购方式为主。03年和04年,办公家具采购金额每年均在五千万元以下。2005年8月,家具实施定点采购,即将120万元以下项目由采购人按照有关规定,在招标确定的入围供应商中自行组织实施二次竞价采购。自此,家具采购形式得到了规范,采购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采购金额逐年增加。据中央政府采购网电子采购平台统计,2005年采购金额7000余万,2006年采购金额1亿4千多万,2007年采购金额2亿7千万,2008年采购金额2亿8千万,自2007年以来,采购金额占中心采购总额的比重不断快速上升,在各类项目中始终处在前5位,仅次于计算机服务器、工程、汽车、会议服务五大项之后。采购次数较多,数量较大。近几年家具采购量快速增加, 2009年家具采购金额将可能突破3亿元。 

2.供应商情况 

经完善发展,本期定点于2月底确定,现有家具定点企业53家(2家中两包),分为木质综合、钢制两大类,其中,木质综合类35家,钢制类20家。总体来讲,采购需求总额和供应商总数量这样一对供求关系应当处在相对合理的比例范围内。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总采购金额为3.16亿元,定点的35家企业获得的比例极不平衡,共有23家定点企业所占份额超出1%,共有20家定点企业所占份额超出2%,高于平均数1/35即2.8%的企业共有13家,比例大于4%的供应商只有9家。比例大于5%的供应商只有7家。在现阶段定点供应商数量基本符合采购需求,而随着家具政府采购市场需求的变化,定点供应商数量也应随之变化。 

3.家具材质分类分析 

此外,根据家具材质的不同,将其分为钢制和木制综合类,按照06.8-08.8期间总的采购金额3.16亿计算,其中钢制类0.79亿元,木制综合类其2.37亿元。实际上,木制和钢制的定点企业家数比例为2.5:1,而金额比重为3:1,可以看出一方面木制综合类企业数量相对钢制较少,另一方面单个采购项目中,钢制类项目的采购预算相对较低。 

  

二、     办公家具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困惑 

三、       采购人的专业差距 

——信息不对称 

一是采购人与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对称。大多数采购人不具备家具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需求必须请家具公司代为制作,由于这种专业化信息不对称,供应商提出的方案往往不尽客观合理,或造成浪费,或货价不实。二是供应商之间项目信息不对称。先期制定采购需求的供应商会在投标时更具优势,其他供应商可能会落入到制定采购需求供应商的技术陷阱中,而采购人也可能更愿意选择前期介入的供应商,不利于公平竞争。 

2.供应商的非常规竞争策略 

——低价恶性竞争 

恶性竞争主要是由现有价格分主导的评分方式产生的,在绝大多数投标供应商的标书中承诺满足技术需求时,技术质量评比得分差距变小,相反就使得报价影响更大。有时报价高低相差很大,甚至数倍,价格得分被拉大,供应商只有报价更低才更可能获得中标。现实的一些项目中,按照标书技术要求承诺但被怀疑低于成本的报价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当一部分投标人和采购人的不满。对此采购中心已经作了相应变化。 

——以次充好 

质量得不到保证是现有突出问题。家具产品质量很难满足标书要求。家具的基材、油漆、五金件标准各异、品种极多,设备工艺水平也千差万别,如未通过专业化质检,仅凭实物外观和基本使用功能,很难判断真伪优劣。有些供应商因此敢大胆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致使标书应答是一套,实际生产是一套,货不真价不实,在中标后恶意降低产品质量,以谋取不当的经济利益。 

3.市场的不健全——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其宏观根源在于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尚不健全,投标的恶性竞争是其微观因素之一。面对低价,企业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正规企业生产成本较高,自然要寻求弥补,因此经常出现中标后将项目转包分包,由不规范的小企业贴牌生产的违约现象。同时,售后服务的质量也大打折扣,供应商利用采购人对合同研究不细的漏洞,索要服务费,承诺的不履行,没承诺的漫天要价。 

4.后续管理工作的匮乏——质检不力 

    质检把关是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十分重要。但实际工作中,质检的缺失客观纵容了供应商的造假。合同签署后,供应商就无人约束,生产时没人监督,出厂时没有第三方检验,采购人往往只能根据直观反映简单判断,造成并怂恿了供应商的造假。 

5.评审体制的制肘——专家问题 

家具评审专家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数量,专家库中家具类专家总数仅为五六十人,经常参与评标的不过二三十人,且身份多为家协或院校人员,出处单一;二是专业水平,大多数专家为退休人员,知识陈旧,观念落后,对现有家具生产工艺等不了解;三是职业道德,很多专家都有企业背景,由于权责不对等,专家违背职业道德的成本很低。 

来源:中央政府采购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