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忧心信息产品政府采购与国家信息安全
发布日期:2006-11-1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86

    ――“联想安全门事件”的反思与对策 
 
    事件回放:2006年3月20日,联想集团在美国的合作伙伴——CDW-G公司宣布,通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获得美国国务院价值超过1300万美元的订单,将提供16,000台联想ThinkCenter M51台式电脑及相关设备给美国国务院。消息公布不久,美中经济安全调查委员会(USCC)委员Michael Wessel发表声明,公开质疑在美国国务院使用联想电脑有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该委员会随即致信给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Frank Wolf要求进行调查,随后Frank Wolf给美国国务卿去信要求国务院进行解释。5月18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外交安全的助理国务卿Richard Griffin在给Frank Wolf的回信中表示,考虑到IT设备供应商所有权发生改变,国务院将会修改采购流程,并将所采购的联想电脑只用于非保密的系统,同时对所采购的电脑系统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反思之一:联想电脑真的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笔者以为基于如下事实,这种担心纯属多余。一是合同中涉及的这批电脑是在美国北卡州和墨西哥制造,制造这批电脑的工厂原属于IBM PC业务;二是电脑的核心——“CPU”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产品,而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如果在这些电脑上安装任何未被授权的东西,任何参与整个生产过程的美国人都可以轻易发现它;三是卖给美国国务院的这些电脑与一年前IBM制造的电脑完全一样,联想没有对这些电脑进行任何更新改动;四是联想这些PC是通过一家名为CDW-G的美国政府承包商提供给美国国务院使用,而不是中国联想直接与美国国务院打交道。既然如此,那美国人为什么还要坚持认为联想电脑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那只能解释为:美国人将市场行为政治化。正如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豪夫鲍尔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这只是个虚假的借口”,其背后是“政客的哗众取宠、美国人的民族主义和一些人的种族偏见”。

    如果说美国因使用联想电脑(核心部件均是美国产品)而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那中国因使用电脑(不管什么品牌,因为电脑的核心——CPU、操作系统几乎均是美国产品)带来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事实上,微软操作系统以及某些安全产品给美国政府留“后门”的报道屡见不鲜,所以说,真正应该担心并引起重视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反思之二:美国市场真的是“最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市场”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发布了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的消息。来自中国企业的这一巨额投资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警觉。由12个美国政府部门组成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联想并购案进行了全面调查,其焦点集中在美国政府如何采购联想产品的问题。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国投资企业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参与美国政府的计算机采购有着严格的限制。一是中国投资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索取、接受、维护、鉴别有关美国政府定购电脑产品的个人用户信息,以及任何有关具体的美国政府部门可能会采购电脑产品的信息;二是不准美国政府用户的信息走出美国本土;三是中国投资企业必须通过美国政府认可的本国公司提供产品售后服务,而不能直接进行产品售后服务。类似的外国公司在美商业投资受阻的案例比比皆是,美国给出的理由只有一个: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

    由此可见,美国的市场并不是“最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因为它经常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各种法律、制度和程序把国家利益和本国企业的利益严实地保护起来,并对外国企业无形中设置障碍,因而无法与其本国企业实现公平而平等的竞争。对比美国政府的做法,中国政府采购中的“开放性”值得认真的反思,尤其在IT领域,我们采购的几乎全部是美国产品,而且我国对他们没有设置任何障碍,更为严重的是还允许DELL等公司进行直销,使得他们可以掌握到每一台机器的用户信息。美国国务院为了联想电脑而不惜修改采购流程,这哪是一个“最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所以说,国家安全应该高于商业利益,我们也不必为了造就“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而影响国家安全。


 
对策之一:利用政府采购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越来越依赖网络和信息的安全运行。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危、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等诸多方面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美国很早就认识到了信息安全与国家整体利益和国防的紧密联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其信息产业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国家安全局(NSA)对信息产业实行严格的控制,NSA派出既懂密码、电子侦察业务,又懂半导体技术的专家驻在各大公司,其任务就是对销往全球的信息产品,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等关键部件,安装了NSA需要的后门。这些后门的作用,一旦NSA感到需要搜集敏感或机密信息时,通过特殊手段启动后门发回芯片所处理的各种数据,或者,一旦打起仗来,启动后门使该芯片失去工作能力,等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经过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测试确认,美国ISS公司的产品存在后门,即ISS的产品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定期向美国回传200K字节的加密数据,经有关部门解密后得知其中包括重要客户信息,对用户构成极大的潜在安全危险。最让人担心的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将一块芯片中可能安放的所有后门都排除掉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拉里·沃策尔对“联想安全门事件”也“忧心忡忡”。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称,如果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将一条飞机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他不会因此而感到担心,但如果联想开始向美国政府的涉外机构出售电脑,他会坐卧不安。他还说:“如果你是一个外国情报机构,你得知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正从你们国家的电脑公司采购1.6万台电脑,难道你能排除做点手脚的可能性吗?”试想,我们的信息产品的软硬件几乎均为美国产品,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忧心忡忡”!所以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应尽可能采购“国货”,尤其是对敏感部门所使用的产品。说实在的,美国人的技术比我们先进得多,真要“做点手脚”那是易如反掌的,而且这种事情已经多次发生,只不过严重性尚未爆发而已。

    对策之二: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我们的民族工业

    政府采购本身是一个全球公认并为各国政府充分利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各国政府通过封闭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将商机留给国内供应商,采购本国的工程、货物和服务。原因是,政府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纳税人上缴的税收,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从国际上看,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市场是完全对外开放的,政府采购政策一直是各国保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手段。如美国1933年颁布的《购买美国产品法》开宗明义规定:“扶持和保护美国工业、美国人和美国投资资本”,并规定各政府机构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购买由美国供应商提供的本国产品、工程和服务。

    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能建立在从美国进口的CPU产品上的。安全CPU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我国安全CPU必将给我国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十分可靠的保障,还将带动一系列相关安全产品的发展,启动我国信息安全的大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长远战略眼光看,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必须立足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上,不受国际垄断集团控制,防止国际敌对势力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渗透,关键的问题是应当立足于自主开发,研制适应各种信息安全需要的CPU芯片和专门芯片,这样安全性高,而且成本比进口低很多。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政府采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力发展自己的信息产品,尤其是其核心——CPU和操作系统。为了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要支持我们的民族工业。

 作者:秦志龙     来源:国匙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