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专访:统计局局长眼中的GDP和物价
发布日期:2011-11-1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458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下阶段,宏观调控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出炉之后,国家统计局表示,国内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上升。面临这样的情势,市场上对中国经济接下来发展态势的担忧声音继续弥漫。就在这个时点,作为经济学博士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向《财经国家周刊》独家解析了他对目前经济形势的看法。马建堂认为,下阶段,宏观调控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财经国家周刊》:前三季度的GDP增速一路持续小降,这种下降趋势在未来是否会持续或放大?你认为中国经济会有“二次探底”或陷入“滞胀”的风险吗?    
    马建堂:关于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在10月18日的发布会上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已经作了较为详细全面的解读,中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关于你们提到的问题,我再提几点看法。    
    尽管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回落,但国民经济总体仍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我们主要指标仍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季度之间回落波动幅度较小。    
    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9.7%、9.5%、9.1%,稳定在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4.0%、13.8%,稳定在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分别增长25%、25.6%、24.9%,稳定在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6.3%、17.2%、17.3%,稳定在17%左右。    
    钢材、十种有色金属、烧碱、电解铝等主要工业产品日均产量总体稳定;货物运量和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4.9%,加快0.7个百分点;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增长13.5%,加快0.7个百分点;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仍处在扩张区间,8、9月份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10月份PMI指数虽然略有回落,但仍在50%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指标增速的适度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注意到了,物价涨幅实现了连续回落,但当前水平仍在高位上,社会和市场上对货币增长对物价的影响仍然有不小的担心。你如何判断接下来的物价水平的发展?    
    马建堂:我们确实不能对物价的后期走势掉以轻心。    
    随着一系列稳定物价举措效应的逐步显现,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月同比涨幅均在7月份创下年内高点以后,8、9月份连续回落。当前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四季度物价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但也要看到,当前物价涨幅仍在高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未根本消除,对于后期走势不能掉以轻心。    
    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上升,今年以来,各类价格月环比基本保持正增长,使四季度和明年物价基数较高。在居民消费价格月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由1月份的1.2个百分点扩大到9月份的4个百分点,所占百分比由24.5%提高到65.6%;而要素成本上涨长期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要素成本上升将是中长期趋势,并逐渐向下游产品传导。前三季度,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4.9%,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工资水平增长20%。    
    现在流动性确实仍然较为充裕,货币增长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近两年中国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对后期物价上涨仍然有一定压力。此外,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在发达国家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部分地区政治社会局势动荡的背景下,长期来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9月份,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1.6%,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0.6%,其中农产品上涨18.3%。    
    总而言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整体上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但同时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环境也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下阶段,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