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余斌: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
发布日期:2011-07-25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629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 

  □今年上半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夏粮产量同比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预计全年CPI上涨5%左右,略高于预期目标。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 
  □保持现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稳定,给予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的空间,应成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基调。 

  上半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积极变化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你看来,总体上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有些什么新的特点? 
  余斌:今年上半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的积极变化,主要有: 
  1.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同比增长2.5%。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对CPI涨幅的贡献达到三分之二。在特殊灾害天气对农产品(000061)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夏粮再获丰收,对于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食品价格和控制CPI涨幅意义重大。 
  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3.7%。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转变到立足于消费扩张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远高于城镇,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增幅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48%。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和环比增幅均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不会出现某些人担心的“硬着陆”或“滞涨”局面。 
  4.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上半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东部快5.4和4.9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分别比东部快8.4和6.6个百分点。 
  全年CPI上涨5%左右,略高于预期目标 
  中国经济时报:CPI在上半年各项数据中颇为引人注目,食品领涨的物价成为7月份大家关注的热点,你认为今年下半年CPI会有什么变化? 
  余斌: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的“两会”确定的预期目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但今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增多,情况更加复杂,传导机制出现新变化,物价涨幅和持续时间超出预期。主要表现在:一是因前两年累计货币投放较多,市场流动性规模大,货币流向出现结构性变化,货币供给总量增长的明显放缓和信贷规模的紧缩,短期内对物价上涨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二是近年来制造业工资上涨,并逐步向服务业、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传导,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通过价格调整在各个行业都有所体现。这也是今年以来非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三是面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于企业原材料库存调整速度加快、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中下游产业及流通环节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上半年,CPI上涨5.4%。从下半年走势看,M1和M2增速已经下降到相对较低水平,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明显改善;翘尾因素在6月份达到3.7的峰值,7月份以后下降趋势明显;特殊灾害天气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总体可控,食品价格过快上涨态势初步得到遏制;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输入性因素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如果能够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和新涨价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下半年物价涨幅将逐月回落。预计全年CPI上涨5%左右,略高于预期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仅下降0.5%,但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2.3%。近期生猪和鲜肉价格已经超过2008年高点,猪粮比价已超过8∶1。考虑基数影响,下半年猪肉价格涨幅或略有回落,但全年将维持上涨态势。仅猪肉价格一项,对全年CPI上涨的拉动将超过1个百分点。在2007年—2008年的物价上涨过程中,猪肉价格上涨也是重要推动因素。因此,在规模化养殖占比不断提高、生产者对成本和价格反应更加灵敏的市场条件下,需要认真研究具有一定生产周期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在信息传递、指导生产、保障供给等方面的作用,减轻其价格波动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另外,目前国内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将常态化,也对未来稳定物价总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年经济增长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经济时报:在你看来,今年全年经济增长是一个什么趋势? 
  余斌:今年一季度GDP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上半年增长9.6%。从三大需求的贡献看,最终消费拉动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拉动5.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为-0.1个百分点。 
  下半年,从三大需求的增长趋势看,经济增长的小幅下降将会延续,但总体处于正常、合理范围。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属于一次幅度不大的短期调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有较大可能性延续“双轨增长”格局。预计我国出口增长将比上半年略有回落,达到20%左右,净出口占GDP比重下降到2%左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1%,比上年同期增幅降低3.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就业状况总体良好,近两年工资上涨幅度较大,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有所提高,消费意愿趋向改善,居民消费增长下降幅度要明显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降幅。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商业性房地产投资会继续回落,但保障房建设可多渠道筹资,为其按计划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将弥补市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下降缺口。预计全年投资增长将达到23%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所占比重下降。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明显放缓后,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将逐渐下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次增速下调是因为政策调整引发的波动,还是中长期基础设施投资潜力下降,需要高度关注,并进一步观察研判。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 
  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吗? 
  余斌:在今年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控物价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通过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在新涨价因素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预计6月份CPI上涨6.4%应为全年物价涨幅的峰值,下半年上涨压力逐步减弱,但全年CPI涨幅将略高于预期目标。经济增长出现小幅下行态势,但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全年增长处于正常、合理范围内。从以上两方面情况看,目前既不具备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的条件,也无进一步紧缩的必要。保持现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稳定,给予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的空间,应成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基调。 
  在密切关注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也是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之一。当前经济增长的适度下降,为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宏观环境。因此,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当前需要抓住有利时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现阶段,部分企业因生产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等出现生产经营困难,要区分不同情况。在淘汰落后产能和缺乏竞争能力的企业的同时,按市场原则加快重点行业、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应根据当前经济运行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因势利导,谋划和推进相关重要领域的改革。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