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政府采购中“决策”与“效益”浅议
发布日期:2006-10-08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76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提及“决策”与“效益”的话题和论点是较为高频率的,话之采什么货物、购什么品牌商品和怎样的“决策”去实现多大的“效益”;论之怎样才能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采购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什么采购未动、“决策”先行,什么“效益”的高低是如何改变“决策”战略的“指南针”和“座右铭”……等等。那么,笔者认为,所谓“决策”,一是指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行为出发点,提出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从逻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决策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解剖”;二是提出了“决策人”和“有限理性”等重要慨念;三是提出了‘满意解’或者“足够好的”行为方案。所谓“效益”,也就是常说的某项活动或某个目标等取得的结果和回报(得到的好坏程度如何?)怎样?决策和效益的核心是“计划”和“方案”的结局如何?将正确、科学和合理的“计划”和“方案”贯穿至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制定与决策执行以及效益取得具体程度的评价!只要是向最终目标选择的决策,就称为‘价值判断’,只要是包含最终目标的实现之决策,就称为“事实判断”。这样,可以把每一项决策分成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通过这样的区分,一是可以让人们理解“正确的”管理决策之含义;二是指明了管理文献中经常提到的政策问题与管理问题的区别。那么,在政府采购中的“决策”与“效益”则也更是决策为了实现效益目标的具体反映。

    首先,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决策),某些目标还必须依赖于其他一些更远大的目标(计划、方案)才能发挥其作用。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在目标或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中,存在着内在矛盾与冲突,比如,政府采购在制定计划和决策时,不能只考虑“效率”这一目标,必须统筹兼顾,科学采购、合理化的配置资源,争取把若干相互矛盾着的目标(效率、效益、利益、权益、责任等)之间的协调和和谐与统一,以达到共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真正避免政府采购中的决策失误!

    其次,决策行为是人们利用知识来识别问题、求解问题的过程,具有科学逻辑性。直觉、判断和创造性基本上都是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识别和反应能力的具体表现。这里不妨用《政府采购法》中规定的程序化决策来形象说明:“就是那些常规性、反复性的、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非程序化的决策在政府采购中是被禁止的,如普通供应商的订货单、办公用品的采购等;同时也不利于政府采购的成本降低和效益(效率)提高(因为政府采购活动是经常性活动,决策和程序化是必要的,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再则,决策权在政府采购中的最佳分布应考虑不同决策的性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府采购的专业化程度、规模、人员素质等;政府采购领域中的分权制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决策的准确程度,但同时也要考虑决策的成本。政府采购决策的准确性优势,必须要与决策过程的重复成本以及决策沟通成本相平衡;一定程度的集权化可以保证政府采购在协调、专业技能和职责安排方面的优势凸显,但也不可忽视集权的代价,集权可能会导致“个人特权”、“意图权威”和高薪职员作出不当的决策。

    另外,按照理性要求,采购人行为主体必须完全了解并预期每项决策产生的结果,而实际上,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工作人员对其相关项目的采购结果了解的总是零零碎碎、不完整的,加之,由于决策产生的结果未来才会发生,要完整地预期其价值是不可能的。这里就更要求我们的采购当事人在执行决策的同时增强辩别正确与否的理性观念,从而为政府采购决策取得高效益和维护合法权益打下基础。最后,按照理性要求,采购行为主体要在所有可行的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而在政府采购实践中,主体可能只想到有限的几个依法按章之方案。总而言之,由于未来的政府采购决策有不确定性和知识的不完全性,监督管理者和采购人不可能对未来采购无所不知,这也同时验证了好似西蒙有关“蚂蚁”的比喻。一只蚂蚁在涉滩上爬行,所留下的曲折的轨迹不表示蚂蚁认知能力的复杂性,只是说明海岸的复杂。蚂蚁知道巢的大概方向,但具体的路线却是无法预料的,而且它们的视野也有限。同样,政府采购领域中的工作人员对外界的评价并不是全然都知晓的和尽管知道也是有限(片面)不全面的,因此,不可能对政府采购做出最优化的决策。

    最后,在这“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中,政府采购中的采购人意识到“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也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一现实非常重要,它将更好地引导着采购人去集中精力搜寻相关的更加满意采购市场信息,在较低的信息搜寻成本和最大限度地提升政府采购决策目标实现价值程度。满意解或者令人满意的任何决策,就是寻求最优化的才智,所以,只好退而寻求满意人类行为的理论。这是因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化的,可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甚至彼此矛盾,“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是以找到满意解为准。再因为“管理者”追求“满意”(双赢)而不是“最优”,他们在做决策之前,不需要考察所有的操作方案和细节,所以“管理人”只用相对简单的经验法则。那么,在政府采购监督和管理中,“市场份额”、“合理利润”、“公平价格”、依法守章采购、效益(效率)最佳化、权益维护合法化、国家和公共利益无损害化等才是采购需求方和供应方的满意准则,才更是决策与效益共赢的有效途径!

来源:硅谷动力     作者:周乔亮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