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每年3000亿 公车豪奢之风谁来管?
发布日期:2006-09-15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06

    2006年是中国建立节约型社会呼声极高的一年,却也是高档车在公务车市场竞争激烈的一年,奔驰、宝马、皇冠等争相进入政府采购名单,车身突破5米的新奥迪A6也跃跃欲试接替老奥迪A6进入公务车领域。人们不无担忧:公务用车是否会成为中国汽车消费豪奢之风的引领者?

    截至上世纪末期,中国约有350万辆公务用车,每年消耗费用约3000亿元,占行政成本的90%,远远超过我国的军费开支,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而且,政府汽车采购每年正以20%的速度递增,已占政府采购总金额的四分之一。令人注意的是,在全社会都为高油价担忧之时,政府采购对进口越野车需求量依然很大,以至我国进口越野车数量两年内一直呈增长趋势。

    公务用车标准偏高倾向追溯到1999年出台的公务车采购标准:高档公务车采购的上限是3.0排量和45万元单价。目前车价比1999年已经下降许多,采购价位上升空间相当宽阔,豪华大排量车充斥政府部门也就不足为奇。例如在并不富裕的西南地区,一县委机关领导干部就开着价值60多万元的豪华越野车,有的县政府一次就买了6辆单价为42万元的丰田2700型越野车,许多政府机关院中豪华越野车比比皆是。顺便一提,捐赠一所希望小学只需20万元。

    公车消费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例如,西北某省的2.4万辆公车购置费用达43.2亿元,几乎相当于10年前全省的财政收入,而养车成本得消耗15%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于养车全是公款,公务用车成本奇高。一辆公车的年运营成本至少在5万元以上,单辆车每公里为市场成本的8至10倍,但使用效率仅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

    官本位的身份观,使豪华车情结不可遏制地蔓延。开高档奥迪的官员透着潇洒,让想买小排量车的人自惭形秽。在汽车市场听到不少百姓说:买就买大车,如今买小车还不如骑自行车体面呢!中国不少城市连出租车都要求必须在1.8升以上。

    公车改革喊了10年,因为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不是把“车改”变成干部变相增加福利,就是越改公车越多越威风。为了官员的体面和方便,整个社会不但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资源成本,还要付出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的成本。

    既然国家将用税收杠杆鼓励百姓开小车,政府官员何不带头开小车或乘用公共交通?有意识超前的地方政府已经这么办了。例如义乌市就明确规定:机关干部参加大型会议时要尽量步行或乘用公共交通。公车膨胀对城市的环境与道路资源已是巨大的压力。某直辖市政协委员递交的一份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调查显示,该市马路上行驶的车辆中,除出租车外,公车与私车的比例是4:1,占全市汽车保有量26%的36万辆公车占用了80%的道路资源。

    随着节约型社会的到来,政府采购的用车标准是否也该与时俱进,重新认定?公务车的数量缩减,公车标准的下调,意味官员开车不再那么潇洒,却也意味着社会的进步、有限资源更公平地分配、更合理地支配纳税人的钱,这岂不是一举数得之事?

    坚持公车大排量的人或许不愿想到:人均收入为美国七分之一的中国,目前年消耗钢材已是美国的两倍,而石油目前是中国单一商品最大的逆差项目,涨价因素大大增加了外汇支出。2005年全年单纯由于涨价因素,就有约1200亿元人民币的国民财富转移到产油国和石油商手中。如果有一天,中国也学美国来个“油老虎税”,纳税人可能就不愿再为官员多烧的汽油买单。

    建立节约型社会,不妨先制止公车奢华之风。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