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公车政府采购快速增长腐败新区渐成
发布日期:2006-09-05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53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中国政府汽车采购高峰论坛”透出信息:随着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预计今年政府用于公车采购的财政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700亿元。

    尽管与会政府采购官员、汽车厂商和专家学者都对政府采购公车模式给予肯定,但他们也指出目前在具体操作上仍然存有瑕疵;另一方面,如此大规模的购买公车,可能会在未来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包袱,也将对目前尚在探索中的公车改革形成压力。

    采购量创历史新高  用车效率未见改善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汽车在政府采购物品中始终占据前三位,去年全国政府采购公车花了500多亿元,今年则将一举突破700亿元,占财政部预计实现的3000亿元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近四分之一。

    采购公车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势头,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采购项目和品种被列入政府采购范畴,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随着财政状况的改善,各级政府都加大了购买公车的力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界对政府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公车采购并不非常担心,疑问主要在于随着车价的下调以及政府集中采购后议价能力的增强,目前不断增长的公车采购经费意味着比以前规模大得多、规格高得多的政府车队的形成,那么在油价日益攀升的今天,未来政府“养得起”这庞大的车队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说,经过多年发展,政府已经改变了过去一提廉政建设就纷纷表态多少年不买公车的误区,但是比是否要买公车更重要的,应当是如何切实提高公车使用效率。全国政协的一份提案显示,目前我国公车已经超过300万辆,每年用于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多亿元,社会轿车每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

    集中采购得到肯定  具体执行仍存瑕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政府官员、汽车生产经销商还是专家学者,都对实行集中采购后的公车购买模式给予肯定。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尚晓汀说,政府集中采购大大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政府用车的性价比,也从源头上减少了采购环节中出现腐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集中采购使得政府获得更加价廉物美质优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能成为政府宏观调控、指导汽车产业发展的“利器”。

    在肯定集中采购模式大方向的同时,一些专家还是对目前集中采购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些瑕疵提出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梁戈敏说,目前汽车厂商在各地市都只有两到三家供应商,形成局部寡头垄断、哄抬物价的情况。中央由于集中采购金额大可以拿到比较优惠的折扣价格,但各省市区政府采购中心可能就没有这种能力,他建议中央能否分区域给出各款汽车的统一采购价格,既节约了采购成本,又杜绝地方政府官员从中渔利的可能。

    随着政府采购公车规模的扩大,各级地方政府在采购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要求必须优先采购本地区生产的同类型汽车,否则财政将不予拨付资金,不予办理政府采购事宜,车辆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入户手续等。梁戈敏坦承,在现有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要让地方政府放弃对本地利税大户汽车生产企业的支持不太现实。

    国内民族品牌的汽车厂商则表示,尽管现有政府采购政策已经开始向民族品牌倾斜,但仍然有许多地方没有将民族品牌汽车列入采购目录,即使列入采购目录,每年的购买量也相当小,政府购车中的豪华化倾向依然严重。

    腐败新区正在形成  治标良策亟须跟进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日益猖獗的公车使用过程中的腐败行为,除了公车私用外,在修车和油料费中拿回扣,中饱私囊,也是公车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有的地方公车维修分散进行,费用统一由财政部门报销。由于监管不力,吃回扣几乎成为行规,有鉴于此,许多地方启动了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的“三定”制度,但行内人士指出,这也并非没有漏洞可钻,如司机可以到维修站一次性将卡里的钱刷完,却不进行任何维修或保养,维修站由于不必付出任何成本就能得到钱,乐得给司机回扣。

    即使在采购过程中,现在的状况也还没能做到滴水不漏。清华汽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宋健说,现在有许多领导在选车时更看重汽车的内饰,一些负责采购的人员或司机借机购买豪华皮套、进口音响、车载DVD播放机,从中渔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梁戈敏说,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种类越来越多,但政府采购方面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哪些车属于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哪些车又属于节能环保型,目前都还没有明确,他建议有关权威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对此作出规定。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