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政府采购需建立制度化“质疑”机制
发布日期:2006-08-18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35

    据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介绍,自2003年至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完成采购金额29.81亿元,与市场价相比,节约4.04亿元。但有市民反映通过政府采购的商品比市场价格还要贵,“3年节约4.04亿元,这笔账是怎么算出来的?”广州市有人大代表对此也表示质疑。(8月16日《信息时报》)
 
    政府采购制度被大众寄予厚望,认为是可以有效遏止腐败、杜绝经办人员收受回扣的好制度。但政府采购要达到这个初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公开、制衡和监督。
 
    问题是,恰恰在这几个环节上,政府采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存在漏洞:一是政府采购由少数部门“独揽”,采购主体没有能够形成有效制衡;再就是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信息不公开,竞争也不充分,最后采购价格和结果等,还不够透明。因此,在一些地方,政府采购已经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走过场。
 
    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去年东窗事发的苏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郑大水一案。这个风光一时的“反腐典型”曾对媒体说:“实行政府采购后,药价平均降了16%,医疗设备降价幅度更大,一般在50%以上……你看看,没实行政府采购之前,这一块的利润有多惊人!”可就是这个“典型”最后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政治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无赖假定原则”理论,即假定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无赖”,因此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应建立可靠的预防机制,把局中人发展成“无赖”的道路堵死。
 
    广州市人大代表对当地政府采购三年节省4.04亿元表示质疑。从情感上看,人大代表的怀疑精神值得赞赏;但从制度层面看,政府采购现在还缺乏平衡的制约机制,单靠个别代表的“怀疑”与“质疑”,不是长久之计。
 
    笔者认为,政府采购也需要“无赖假定原则”,建立高效的预防体系,把经办人员发展成“无赖”的道路堵死,使个体的“怀疑”制度化,并让这双“质疑”的眼睛时刻盯着“无赖”。
  
    在政府采购上如此,在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同样如此。
 
来源:海都资讯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