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重庆梁平县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平台
发布日期:2010-12-3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026
    --重庆梁平县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平台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陈正鱼、姚润丰、廖猛娟)近日,重庆市梁平县森林工程政府采购活动顺利实施,实际采购金额为2186万元,为政府节支825万元。这是该县开展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的一个缩影。

    改革,因交易现状“催生”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前,梁平县分别在县城乡建委、交通局和水务局3个单位设立招标机构,各自负责相关建设项目的招投标 。政府采购则大多由采购单位自行组织。

   “就像古代的诸侯一样,大家各管一块。”梁平县纪委书记、公管办主任吴敬德告诉记者,“以前在招投标活动中,各行业部门既是招投标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又是招投标活动的监督者,有的还是招投项目的具体操作人。行业主管部门既是 裁判员 ,又是 运动员 ,这就很难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

    同时,因政府招标主体多,招标机构各自为政,招标业务量小,公开招标率极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公共资源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损害了相关单位和群众利益。2008年,该县在建设工程方面的财政性资金总投资近6亿,进入有形市场招投标的资金仅1.36亿。政府采购率更低,2008年仅有5028万元资金按照政府采购审批程序进行采购。

    改革,势在必行。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考察、论证和筹备,梁平县于今年2月建立了公共资源综合交易管理委员会、公共资源综合交易管理办公室和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中心 三 级机构,明确将 国有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及采矿权等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

    规范,让交易真正“阳光”

    让招投标的所有环节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梁平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者走进梁平县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中心,只见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清晰醒目,评标区设置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每次评标,评标专家都实行电脑随机抽取、语音通知、临时接送。评标专家要通过指纹识别才能进入评标区,手机等信号在这里会遭到屏蔽。每次招投标,对整个评标过程及招投标活动实行全程视频电子监督,并录音录像备查。场外特别邀请公安人员在平台周围巡查,防止出现场外围标、串标行为。

   “我们建立了 三公开 制度,除招投标过程公开外,招标信息公开和结果也对外公开。”负责该工作的监察局副局长伍元中向记者介绍, 各类招投信息除在国家指定的媒体上发布外,还通过自建的梁平县公共资源综合交易网站向全社会发布,确保每个投标人及时得到完整、真实的招标信息。中标结果既会在国家指定的媒体和网站上发布,也会在县招投标交易中心公示3天。

    为确保每次交易在“阳光”下运行,梁平县建立了财政投资评审制度、领导集体决策制,实行“事前”监控,把好资金的“前门”; 建立了项目追加费用审批制度、项目竣工审计结算制度,注重“事后”监控,把好资金的“后门”。

    阳光,让社会经济效益“凸现”

    通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高了该县政府资金的使用率,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从今年2月建立以来,该县公共资源综合交易平台组织招投标活动323次,交易金额5亿元,节约财政资金6300万元,节约率为13% 。照此推算,每年能够节约财政资金近7000万元,约占本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7。对于梁平这种“吃饭财政”而言,实属不易。

   “以前我们县里的工程,老是那几个人在做,从来没有我们的份,现在不同了。”一位姓黄的本地包工头说。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逐渐得到广大企业和民众的高度认可。每次开标,交易中心都挤满了来自各地的人。

    一位来自新疆的投标人对记者这样说:“在网上看见他们发布的信息后,我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的,想看看梁平 水深水浅 ,真没想到会成功中标。”


    “以前去投标,我们花的代价可大了。即使中了,利润也看得见。现在,反正就是花点标书的钱,再怎么也得来试试,即使不中标心里也服气。”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更是快人快语。

    “平台的建立,充分保护了干部,实现了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发生。”该县纪委书记吴敬德介绍到,他们 设置了一条“高压线”,凡是 干预和插手 招投标活动的领导干部 ,一经查实,一律先予免职,再按情节轻重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通过建立严密的制度,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得一些违法违规的“老套路”行不通、走不动,让干部不敢、也不能犯错误。

    来源:新华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