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财政部令第61号:准入门槛提高 拦住了谁
发布日期:2010-11-1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630
    61号令系列报道之准入门槛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指出,准入门槛的提高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反映了经济发展以及从事政府采购代理的机构间的竞争增加了,主要反映在注册资本的要求提高了。二是对代理机构的条件要求,更多地反映在代理能力上。这是这些年来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将于12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第61号部长令,以下简称61号令)众望所归地提高了申请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条件。

    概括来说表现如下:提高了注册资本要求,甲级和乙级代理机构的注册资本分别由原来的400万元和50万元调至500万元和100万元;对专职人员规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乙级和甲级代理机构的专职人员总数分别不得少于10人和30人;改进了对代理机构专职人员素质的要求,即乙级和甲级代理机构专职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不得少于专职人员总数的40%和60%;增加了对申请甲级资格的业绩要求等。

    代理机构准入门槛提高了,市场反应如何?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10家政府采购甲级或乙级代理机构,以及业内专家和政府采购监管部门。

    提高准入门槛:市场反应平静

    对于注册资本的提高,北京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的宋先生表示:“这很正常,代理机构注册资本达到必要的数额,也是它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前提之一。”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认为,代理机构应该具备一定的对抗风险、承担责任的能力,他认为新的准入门槛对规模较大的代理机构“影响不大”。

    此次修订的办法还新增加了申请甲级机构资格的业绩要求,即取得乙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1年以上,最近2年内代理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金额累计达到1亿元人民币以上;或者从事招标代理业务2年以上,最近2年中标金额累计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对此某代理机构老总表示:“我们算是规模较大的公司,有时候几个大型项目的成交额就能达到1亿元,但是对于小公司而言要想达到要求,还需要在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做出一定的努力。”

    对于新增加的专职人员规模要求,除了1家受访代理机构的总经理对甲级代理机构的专职人员总数不得少于30人这一规定提出了异议,认为“有一定难度,有些甲级代理机构目前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目”之外,多数受访者认为,这不会对较有实力的代理机构造成太大影响,反而能将那些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淘汰出市场。

    广州顺为招标公司总经理钟志认为,准入门槛的提高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一些根本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公司也能轻易进入这个行业,必将导致政府采购代理水平的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发展。”因此,钟志认为,做出更加严格的规定,提高准入门槛是应该的。对于广州顺为来说,注册资本、人员规模、人员素质和业绩要求都“不成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们已经达到了上述要求。

    改变人员素质要求:更合实际

    除了财政部主管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外,市场上还存在其他招标代理资格:如建设部主管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商务部主管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等。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修订在申请甲级资格的业绩要求和在资格认定中考虑职称要求方面,借鉴了其他招标主管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认定办法的规定。事实上,相比较而言,61号令的代理机构资格条件要求并不算高,而是更加切合实际。

    例如,在受到广泛关注的代理机构专职人员素质的要求方面,财政部第31号令规定,乙级资格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得少于职工总数的50%,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得少于职工总数的10%”,甲级资格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得少于职工总数的70%,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得少于职工总数的20%”。此次修订取消了对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方面的要求,规定:乙级机构专职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不得少于专职人员总数的40%”,甲级机构专职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不得少于专职人员总数的60%”。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厉丽认为,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改进,可以看出对代理机构管理细节上的完善。另外一家乙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符合31号令“中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对很多代理机构来说轻而易举,修改这项规定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同时认为:“31号令对高级职称的要求似乎有些苛刻,修订之后的人员素质的要求更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代理机构进行人员调配,而且也符合从业人员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

    专家建议:可增加执业化管理

    有业内专家指出,代理机构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61号令对原规定的修改顺应了政府采购代理市场的发展,是规范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行为和提高代理机构服务水平的需要。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指出,准入门槛的提高反映了2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反映了经济发展以及从事政府采购代理的机构间的竞争增加了,主要反映在注册资本的要求提高了。二是对代理机构的条件要求,更多地反映在代理能力上。这是这些年来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例如61号令提出了对专职人员的数量要求,“专职人员的数量是能够实现代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一个代理机构即使人员很多,但如果是兼职人员居多,其代理能力仍然会有很大问题。”何红锋说。再如“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提出申请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从事政府采购代理业务的专职人员不得相同”这一规定,也体现了对公司实际代理能力的要求。“虽然从法律上讲,母子公司的专职人员不应该一样,但现实中,由于我国人事劳动制度仍然处于改革中,母子公司的专职人员相同仍有可能,这样的规定很有现实意义。”何红锋评价道。

    据统计,自2006年3月1日财政部第31号令施行以来,截至2010年2月,全国甲级和乙级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分别为643家和2000家,仍有许多机构希望申请政府采购代理资格。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31号令实施初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扩大政府采购代理市场规模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条件的设置上要求较低,导致代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且少数代理机构对资格不够重视。加上近年来代理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来那些过于原则和简单的规定,对在审批和认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明确的处理依据和措施,难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在2008年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中暴露出来。这严重损害了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的权威性,也不利于树立政府采购阳光工程的形象。事实上,对资格认定条件等方面需要明确和细化几乎成为业内共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招标社区里,刚刚发布的61号令已经被广大网友热议,网友汉瓦对61号令中没有出现“政府采购执业人员”字样表示遗憾。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采购从业人员执业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今后能在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这一环节植入这项指标。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