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西部大开发开启新十年 转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专访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
发布日期:2010-08-3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693
  中国历史总是如此:10年一刻度,10年一轮回,10年一转换,10年一跃变。西部大开发已从前10年转入新10年。
  685万平方公里的西部12省区市有3.64亿人口,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口占全国的28.6%。前10年,在为一个新西部奠定基础。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最后10年。
  2010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今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未来10年如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这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后中央对西部发展的再次部署,西部将由此拉开描绘新一幅发展画卷的序幕。
  在各地党政和企业聚焦西部大开发战略转换之际,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重点和政策亮点有哪些新变化?西部各地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把握这种新变化,以之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华西都市报专访了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
  
  回顾前十年●●
  货币等政策作用很明显
  华西都市报:西部大开发前十年的核心是什么?
  李后强(后简称李):10年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精神和政策集中体现在两个文件中。
  其一是2000年10月26日国务院批准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通知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防止一哄而起,不搞“大呼隆”。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6个方面。
  华西都市报:这些重点是如何落实的?
  李:2001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是对前者的细化和落实。共20个部分,70条。主要政策包括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等4个方面。
  学术界对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表明,发挥作用较大的政策主要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特别是在航天航空、能源、发电设备制造、旅游、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电等产业增长势头很好,还形成了东西互动格局。但西部资本市场发展仍然滞后,金融中介和财政转移作用有限。

  开启新十年●●
  着力改善民生是最亮点
  华西都市报:新十年的政策重点有哪些?
  李:在2010年6月29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共13个方面57条。
  这个文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做到“六个注重、六个着力”即: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华西都市报:这跟前十年六方面重点不是很相似吗?
  李:尽管重点还是六个方面,但主线、核心、支撑等有很大不同了,战略和目标也有很大变化。中央认为,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应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人才、帮扶10个方面给出了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华西都市报:新十年战略中最突出的亮点和不同是什么?
  李: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最突出的亮点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有关投入要向西部地区倾斜,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承前与启后●
  12变化提高人民幸福感
  华西都市报:前后对比,新十年政策战略意义何在,有何新变化?
  李:西部大开发10年前后对比,我们感到,现在的一切战略举措都是围绕民生展开的,目的是提高西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增强幸福感、尊严感和自豪感。新政策和新战略可用“8个更字”概括即:力度更大、领域更宽、优惠更多、起点更高、视野更广、思路更新、布局更优、照顾更全。主要有“15个亮点”:从价征收资源税、生态补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改革及推进城镇化、优化经济布局及转变发展方式、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及培育经济增长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成都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推广低碳技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加强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改善民生、“四个基地建设”等。
  华西都市报:哪些变化与四川关系密切?李:特别是资源税改革、生态补偿、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农村改革和“四个基地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不但会大大增加西部地区收入,而且会大大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四川关系很密切。如四川的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核能资源、钒钛资源等很丰富,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信息网络、航天航空等基础扎实,四川实施的“7+3”产业规划与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很吻合,“塔尖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很一致。
  华西都市报:前后政策是否有重合之处?李:10年前后对比,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重点尽管有许多相同点和交叉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合点较多,但总体思想仍有“12大变化”:动力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产业由低端到高端调整、资源由原料输出到深加工产品输出、建设由基础设施为主到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帮扶由输血支援到增强造血功能、发展由突击式到增强持续性、治理由政府独揽到政府和社会组织协同、思想由“等靠要”到奋发图强转变、路径由封闭发展到开放合作、方式由数量型到质量型、重点由经济建设到更重视社会和谐、方向是由注重硬件建设到更注重软件建设等等,这些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实践。

  高端视角
  “2009年我们(GDP)实现了12500亿,跟1999年比啊,翻了近两番……中央对我们的政策支持,最重要的一个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我们多年无法办到的项目、无法建成的设施完成了……在人力资源多个方面给我们西部以支持,比如说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博士团。”
  ——省长蒋巨峰 

  民生巨变
  十年来,四川投入各类扶贫金1003亿多元,解决了14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降到3.1%以下,改善提高了529.5万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
  2010年,四川还将投入726亿元到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八大民生工程”。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