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公务车定点维修的五项举措缺(一)
发布日期:2006-07-12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03

    虽然人们一直都把公务车辆的“定点维修”作为一项遏制车辆维修中的腐败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但众所周知,企业总是要盈利赚钱的,定点维修企业也不例外,只要有关方面的跟踪管理“稍微”一松懈,“定点”维修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去钻空子,从而使“定点维修”措施的实质性效果丧失殆尽。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定点维修”效果,充分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定点维修必须要同时采取“五项”保障措施。
   
    一、“定点维修”效果不尽人意的现状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的采购监督管理机构都对其实施的“定点维修”措施究竟能为采购人节约多少财政资金进行了调查,结果惊人地发现,尽管他们地区纳入“定点”维修的车辆数量连续几年都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并且,车辆定点维修的价格优惠率也一直都较高,而实际结算的维修费用却还是逐年大幅度攀升的,存在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地区还不在少数,有些地方在分析了这种现象后,索性就取消了对公务车辆进行定点维修的措施。下面就是某县对其三年来的定点维修费用情况进行剖析调查的资料。
   
    2003年,定点维修车辆312辆,定点维修商给予的价格结算优惠率为15%,全年实际支付的维修费用为187万元;2004年,定点车辆314辆,维修商给予的价格结算优惠率为18%,全年实际支付的维修费用为211万元;2005年,定点车辆317辆,结算价格优惠率为20%,实际支付的车辆维修费用为243万元。
   
    从上面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该县连续几年来定点维修车辆的数量几乎没有变化,结算价格的优惠幅度也是逐年提高的,从15%提升到18%,以至于后来的20%,而实际结算的维修费用从2003年的187万元、2004年的211万元,再到2005年的243万元,是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非常令人费解,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上面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来看,该县三年来每辆车每年的实际平均维修费用分别为:5994元、6719元、7665元,2004年比2003年增长12.1%,2005年又比2004年增长14.1%,由此可见,尽管维修商提供的价格结算优惠率是逐年上升的,但采购人实际负担的维修费用,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也都是逐年增大的,这就体现不出“定点维修”措施的实质性效果。
   
    二、定点维修企业“反制”定点维修措施的常用舞弊方法
   
    1、在车辆维修范围上动脑筋,有意扩大维修范围,变相增加采购人不必要的维修支出。车辆维修行业的竞争力是很激烈的,有大厂、有小店,有国营的、集体的、也有私营的等等,但只要来了车辆,就等于有了业务,就能“有办法”赚到钱,因此,没毛病的车当小毛病修,小毛病的车再当大毛病去处理,这已是车辆维修行业中一条没有公开的秘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公务车辆在其维修过程中,都有被“有意”扩大维修范围的现象,“不坏”之处,也以将要出现故障为由进行了“整修”,或以磨损程度较大为由,更换部分材料配件等等,从而导致不该修的乱修,不需换的乱换等等,而有些车主驾驶员在得了维修商的“实惠”后,就听从于维修人员的任意“摆布”,说修啥就同意修啥,白白地浪费了不少的财政资金,造成公务车辆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使定点维修措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效果。
   
    2、在维修材料的使用上偷梁换柱,以次充好、以旧当新,直接侵占采购人的正当利益。由于在不少的“定点”维修协议中,一般都已明确了主要材料配件价格的优惠幅度,因此,维修厂商们在与财政部门结算维修资金时,再想在价格上做手脚就是“愚蠢之举”,也很容易被识破,对此,不少的定点维修商们为了能够“赚钱”,就把苗头的重点放在维修材料和配件上,在其换、领、用的环节上动脑筋、做手脚:有的使用过去其他车辆更换下来的废旧材料配件,以旧充新;有的使用低质的,甚至于劣质的材料配件,以次充好;有的从仓库里领来的是新材料,可装到车上时就被偷换成了旧配件等等,而在具体结算维修成本和费用之时,却都是按新材料和新配件计价的,以此“偷梁换柱”等手段来蒙骗、坑害维修客户,达到其盈利赚钱的目的也不在少数。
   
    3、在定点维修的资金结算上做手脚,以虚加材料配件等方式骗取财政结算资金。定点维修商作为一个企业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前途,就必须要想方设法去赚钱,而财政部门的“定点维修”措施,却使他们的维修收入大幅度地下降,特别是在确定“定点”维修单位时,财政部门还与定点维修厂商就耗用材料的结算价格等问题达成了一定的优惠协议。为此,有些车辆维修商们在其获得“定点”维修资格后,就会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手段“挽回”其“承诺损失”,其中,最常见的办法之一就是在与财政部门结算维修价款时,采取虚加材料配件与维修工时等手法,诈取财政结算资金,这种欺诈行为发生得还比较普遍,大家必须要注意防范和识破。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