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药品招投标是否应废止?(2)
发布日期:2006-07-0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29

    这个时候,海虹登场了。早在2000年2月,敏锐的海虹就从河南省卫生厅购买了一套他们设计研发的医药电子商务系统。2000年7月,在五部委下发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后仅仅13天,海虹便提出申请组建第全国第一家药品招投标电子商务平台———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公司。海南卫虹的成立恰逢其时,海南被确定为国家药品招投标试点后,海南省的药品招投标都由海南卫虹公司来做,该公司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家药品招投标代理机构。

    海南成为医药招投标改革试点后,各省市争先恐后前来取经。与此同时,早已蓄势待发的海虹飞速在全国复制自己的模式,到2001年7月初,海虹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23个交易中心,其中13家已完成注资和注册手续并顺利开展业务。2001年11月14日,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等部委局在海口召开“全国推行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海虹公司的药品电子商务平台在药品招投标市场的江湖地位开始确立。到目前为止,海虹已经在海南、北京、广东、重庆、河南、福建等27个省市建立起了27家省级交易中心。

    招投标背后的公司身影

    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海虹在中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几乎无人不晓,被称做“药品招投标背后的垄断者”。

    海虹前身为海南化学纤维厂,是一家由海南省开发建设总公司在1986年投资建成的国有企业。目前,海虹的大股东为中海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恒),中海恒原注册地为北京朝阳区,注册资金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康健。

    最早成立的海南卫虹公司,注册资金为500万元,股东为海虹(出资275万元,占股比55%)和海南迅达医药咨询服务中心(出资225万元,占45%)。

    奇怪的是,在海南省工商局和海口市工商局,均无法查到包括海南迅达医药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企业法人性质等任何档案资料。

    2004年3月2日,在海南卫虹公司股东会议上,海南迅达医药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将在电子商务公司45%的股份转让给了海南恒利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依据刘庭芳提供的数据计算,到2004年3月(即海南迅达医药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股份转让之时),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该省的药品采购金额累计达到11亿元,如果按照国家对药品中介机构规定的收费标准,取其常用值(5‰)计算,该公司到2004年底的收取代理费累计可达到550万元,这还不包括标书制作费等另外一些费用。如果按照股权分配,并扣除26%左右的运作成本,海南迅达医药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可以分配的利润将达到183万元。海南卫虹公司的如上模式也被复制到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海虹公司还尝试着从学术层面“推出”自己的代言人,借用学术机构的专家之口,从理论上阐述对公司有利的言论。比如,李宪法便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代表人物。

    李宪法,原为河南省卫生厅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也是原河南药品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者,同时也是国家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政策文件起草人之一。用李宪法的话说,海虹公司从省卫生厅买下该项目后,因为海虹公司对该项目还不熟悉,他就被借调到北京,帮助海虹指导该项目的运作。同时国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及其操作细则,也是在海虹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的。

    公开的信息宣称,李宪法曾经受国家委派主持了卫生部在河南进行的招投标试点工作,也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等八省市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方案的设计者,还是国家医药行业招投标首席顾问专家,而海虹恰恰是这些项目的受益者。同时,李宪法承认自己是海虹的顾问,做了好多年,在海虹不拿工资,有研究成果就转让给海虹,并通过海虹来实践,自己收点知识产权费。

    业界一人士称,海虹公司药品电子商务的成功,除了大背景外,对资源和理论“恰到好处”的运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奇怪的是,4月6日,记者在海南省工商局查询却得知,中海恒在2004年11月30被海南省工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截至发稿前夕,记者所获悉的档案资料中,均无该公司营业执照恢复的文件。

    招投标制度何去何从

    必须承认,药品招投标制度施行约6年来,对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实现药品物流配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初期忽略了对医院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段时间后,这一制度的缺陷性开始凸现,并进而引发关键环节的反弹——医院的变相抵制——中标药品不用,而这种抵制恰恰又符合众多药品生产商的利益,利益共同体开始形成。

    更糟糕的是,本拟通过招投标制度规范药价的目标没有全部达成,相反出现“药价不降反升”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更多的声音倾向废除药品招投标制度,让药品电子商务成为一个单纯的交易平台。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上海药品集中招标模式”是其中引人关注的一个做法。在这一模式下,药品招标不向中介机构开放,而是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药事所及各大医疗机构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直接负责。

    对于上海这套颇为独特的做法,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一些药品生产企业的感受却出奇一致:“相对来说,现在上海是全国药品招标最规范的城市之一———第一,上海的收费低于中介的收费标准;第二,上海为药品集中招标制定的标准非常细,如果想要搞什么内幕操作的话,难度也会更大一些。”

来源:南方周末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