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西部大开发 新10年可圈可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思路
发布日期:2010-07-09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4218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
  记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您觉得都有哪些突出成就?
  负责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比10年前翻了两番多,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相继建成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初步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都翻了一番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

  特殊性质决定优先地位
  记者: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请问,为什么这样定位?负责人:首先,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45%、68%、53%。西部地区仍是我国最落后的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第二,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生态脆弱区,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严重地区。只有搞好西部的生态建设,才能保持国家生态安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三,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陆地边境线占全国的80%以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将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
  记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负责人: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五横”通道成都上榜
  记者:请问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否还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会重点投向哪些重点领域?
  负责人:中央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明确提出,要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建设方面,全面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能力。建设“五横四纵四出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即西北至华北出海、拉萨至青岛、亚欧大陆桥、成都至上海、瑞丽至上海“五横”通道;包头至广州、临河至防城港、兰州至昆明、库尔勒至成都“四纵”通道;连接东北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四出境”国际通道。
  水利建设方面,提出要按照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西部水利规划,加大工程措施力度,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油气管道和输电通道建设,提出要继续提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力,增加资源产地油气供给规模,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要。
  记者:西部地区生态极其脆弱,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负责人:在切实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转变治理方式,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从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从偏重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重点建设“五大重点生态区”,扎实推进“十大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建设“五大重点生态区”可以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一大亮点。就是推动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西南石漠化防治区和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

  成渝经济区要具全国影响力
  记者:西部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
  负责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西部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到2020年,在西部地区要建成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部地区有条件就地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国家优先审核批准。支持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综合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同时,支持在西部地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
  国家支持西部地区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记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在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方面有何新变化?
  负责人:今后一个时期,将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手抓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和壮大,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
  在重点经济区发展方面,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将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第二层面是将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培育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第三层面是将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建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在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方面,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记者:中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请问有什么具体政策措施?
  负责人:政策涉及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等多个领域,主要有: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推进资源税改革,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等领域倾斜等。
  提高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及县以下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等。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在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增加对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加快制定关于生态补偿政策的指导意见和生态补偿条例等。
  要在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凡是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制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对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等。
  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体系;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
  今后10年西部要上三大台阶
  ●西部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
  国家初步规划到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这意味着今后几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要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
  最重要的是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初步考虑在西部地区选择5大重点生态区,同时未来10年内还要实施10大生态工程。

    来源:四川日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