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天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权威部门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权威部门信息
发改委称新一轮宏观调控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手段
发布日期:2006-05-2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44

      日前,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健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

  “这意味着原先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中,行政手段已经淡出。”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研究员祝宝良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朱之鑫在讲话中强调,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行政企分开,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政府公共权力运行中“越位”、“缺位”现象。

  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府在2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内部过早下了经济过热的判断,于是除了运用经济手段,还采取了强硬的行政手段,大规模清理投资项目。社科院宏观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说,“铁本事件”是当时著名的例子,但“一季度的数字其实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袁钢明认为,在最近一轮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介入调解的作用已经加大。政府并不急于对形势作出判断,边做边观察,政策更具有结构性调整的意味。

  比如,今年一季度信贷高涨,央行并没有如市场的猜测,上调贷款准备金率,而是上涨贷款利率,采用了金融杠杆;发改委下发的关于产能过剩行业调整的指导意见也相对温和,并不是强制性的;停止银政打包贷款执行起来也不是“一刀切”,而是以一定的时间点为限制。

  此前,发改委宏观研究员副院长陈东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本轮宏观经济调控不宜动“大手术”,要减少“一刀切”的行政干预,以免导致整体性抑制经济。要采用结构性微调,区别对待,继续用“点刹”。

  “相比上一轮2004年的宏观调控,这一轮的政策更成熟、稳健。”袁钢明说。

记者: 宋蕾    消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