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药品招标采购后药价依然居高之密
发布日期:2006-05-1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24

      医院药价大大高于药店零售价的现象已经众所周知,问题是,为了平抑药价,减少流通环节,早在7年前,山西省就大张旗鼓地推行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有关部门还说,通过招标采购医院药价平均下浮20%至30%。但为什么医院的药价还是比药店的贵那么多?患者为什么没有感受到招标采购应带来的实惠呢?

  连日来,记者多方走访医药行业相关人士,他们一一揭开了招标药价居高不下的秘密。

  医院药房:根子在虚高报价

  看到医院与药店之间的大额差价,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大骂医院“黑心”、“宰人”。

  一位药房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西省药品招标采购开始于1999年,是国家为了降低医院药价,减轻百姓就医负担,打破医院与企业购销之间的不正之风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根据有关规定,医院不能直接从药厂进药,所进大宗药品必须经过招标采购。而国家规定,医院招标药品的零售价格,是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再加15%利润。比如一盒药的中标价即医药公司批发给医院的价格是8.5元,医院加价1.28元,卖给患者是9.78元。

  但事实上,这盒药的出厂价只有2至3元,街上零售药店以出厂价购进后一般加10%利润即2.2元或3.3元就卖给顾客。从中可以看出,药店里卖两元多的药品,在进医院之前已经是8元多了,患者把骂名甩给医院,医院觉得很冤枉。

  部分医院药房负责人指出,医院药价主要是政府定价,即国家发改委根据各省物价部门上报,限定每种药品最高零售价,如果药厂把出厂价两元多的药品,虚报成10元,面对全国上万种药品,发改委哪有精力一个品种一个环节地去细细核算?因此也就会批成10元,医院的最高零售价就成了10元。物价部门对药品这个特殊商品的定位不准,定价者不了解药品的生产成本,了解生产成本的部门又不参与定价,药价虚高是整个机制问题,根源在虚高报价环节。

  制药厂家:层层环节都要钱

  为何出厂价两元的药品,被虚报成10元呢?某药厂山西办事处负责人无奈地说:“哪是虚报?从药品出厂到医院终端销售,哪个环节不瓜分利润能行?”

  这位负责人说,药价虚高有一定社会背景。现在药品生产准入门槛很低,2000年时全国有8000多家药厂,经过整顿,目前还有5000多家(美国只有几十家药厂)。药厂太多,竞争激烈,但大多厂家没有研发能力,基本上都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一个罗红霉素就有40多个商品名,这是无序竞争的产物。目前世界上约有3万多种药,我国产的药就达1.5万余种。

  普通药品批量生产,成本并不高,价格由原料、加工费、科研技术含量和经销费构成,前三项费用都不高,只有“经销费”一项名目繁多,它包含了药品广告费、推销费、接待费、招标费、批零差价、医生开单提成费、各种公关费等等。比如说批零差价,按正常“利润顺加”行规,出厂价两元的药品,药厂应该按两元批发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和医院各加15%利润,卖给患者的零售价就是2.6元,与现行药店价格基本相当。但加上众多的其他费用,药厂不可能以两元出厂价卖给医药公司,给医药公司的出厂价是7元多,医药公司和医院各加15%利润,患者在医院买到的药就成了10元。

  “药厂把所有‘经销费’都加进去算,就以10元最高零售限价报给国家。但厂家最终拿到的还是两元,其他8元被别人瓜分了。”医生开单提成费30%,药品进入医院打通各个环节公关费15%,一个医药代表厂家每月要付给上万元工资,投一次标一个品种要花费上千元,还有广告费、招待费……各项成本最后都摊在了患者身上。

  招标采购:劳民伤财弊端暴露

  医院药价居高不下,许多人把矛头直指药品招标采购制度。2004年4月,13家医药行业协会曾集体上书国务院,请求终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今年3月,一群中国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又向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发难,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没有给患者和医药企业带来任何好处。一本经被念歪了。

  太原一些医药行业人士向记者列举了现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程序繁琐、层层加价、暗箱操作的一些弊端。

  一,全省各市不统一招标,各地独立组织招标,医药企业为投标疲于奔命。一年之中,一种药品要参加十多次招标,医药企业投入的经历和成本太多。如内部要成立招标办,指定专人负责;在哪里投标,药企就得到当地物价部门为投标药品备案,一种药品备案费是50元,招标费是200元;招标手续繁杂,标书工本费、招标文件费等费用也不少,一种药品要准备9个文件,一式三份,一家医药公司一次代投标数千种、上万种药,复印的文件堆成了山,投一次标,一台复印机准得报废;再加上要“公关”管事的人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药品的非经营性成本,药界人士抱怨这是劳民伤财。更主要的是这些费用都会体现到药价中,招标药价高就不足为怪了。

  二,这是一次利益的再分配。厂家、医药公司、医院分别获得自己的利润点后,把中标价控制在国家最高限价之内,一次招标就算成功。况且,在利益驱使下,竞标价格相互串通、中标后不签合同、以各种名义向评委会行贿、中标后不按规定时间签约、不正当手段促销等违规行为也会发生。

  产销领域:无序导致商业贿赂

  山西省部分医药公司资深人士认为,是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无序竞争导致了药价虚高,助长了商业贿赂等不正之风。

  目前,全国除了5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外,医药批发企业还有2.5万多家,太原约有50多家医药批发企业。因为市场上80%药品都是通过医院卖出去的,医生被称为药厂最大的“销售员”,因此医药企业都把目光盯向医院。为让本厂的药通过医生的笔开给患者,不知哪个药厂首先想到雇佣医药代表给医生开方提成,这一“潜规则”迅速蔓延,药品成本加大,患者负担加重。一些药厂人士表示,他们也不想这样做,但药厂太多,你不这样做,别的厂家也要这样做,谁能控制局面?

  同样,为了代理厂家药品获取利润,各医药公司也打破头地抢着与厂家合作,为厂家服务。比如招标时医药公司替厂家去投标,只是为了中标后代理批发这一厂家的药品。他们围着招标机构团团转,想法“公关”各省、市、区以及各级各类医院。中标后,医药公司和厂家还要与医院“经营关系”,使中标药确实卖出去,药款能收回来。但医院往往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能回款,医药公司苦不堪言,只好拖欠厂家药款,或贷款向厂家买药,贷款负担又都转嫁到药价里。如此折腾,药价怎能降下来?山西省某医药公司披露,目前仅太原40多家医院就欠该公司药款1.8亿元。医药界人士坦言,做药的卖药的多如牛毛,为了分吃市场蛋糕,“商业贿赂”这一招自然少不了。

  挂网采购:药品招标出新招

  据媒体报道,云南省宣威市卫生局局长石有昌针对招标药价高进高出的弊端,组织医院直接向药厂竞价采购,药品在原来的价格上平均下降35%,业界称为“宣威模式”。目前四川省挂网采购在全国反响也较大,山西省卫生厅已组织专家进行考察。

  记者25日从山西晋康药业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一方医药流通联盟合作,设立了网上平台,国内已有2000余家药厂把上万种药品最低价在该网公布,采购者就按网上价格购药,实现厂家直销。购销成交后,药业公司只向厂家收取成交额1%的服务费,不加任何流通利润。4月,该公司与忻州市药品招标办达成协议,为忻州市32家医院按网上价格供应7000多种药品,与普通批发价相比下降35%至50%,要求现款买药。预计招标后,忻州市32家医院药价将与药店价格基本持平。

  记者对比发现,该网上恒山中药制造的12片×3板“利胆排石片”每盒价格为2.6元;而2006年度太原医疗机构联合招标采购药品价格目录上,同种药品中标价是28.5元。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筹备全省第7次药品招标,可能会借鉴挂网采购等先进方式,各方面也会有大的改进。招标药价能否明显下降,社会各界都在拭目以待。

消息来源:太原新闻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