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江西:协议供货采用新计价公式
发布日期:2006-04-28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96

      “市场价经供购双方平等协商后×(1-中标优惠率)”是江西省省本级协议供货价格的计算公式,这一公式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被使用,至今已近7个月时间。
 
                                                                          旧模式遇“价高”难题

  刚实行协议供货时,江西省省本级协议供货价格=中标价格×(1-中标优惠率),以市场价为中标价,中标优惠率不变,市场价有变动的,要求协议供货商及时更新价格信息。

  但没过多久,和各地遇到的情况一样,一些供应商“钻空子”,在中标优惠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高标价的方法谋取更多利润。“有时甚至出现折算后的协议供货价比同期市场价还要高。采购人抱怨政府采购价高时,监管部门都不能理直气壮地回应。”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银发回忆。

  曹银发认为,如果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价格跟市场价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甚至高出市场价,就很难体现政府采购的价格优势,更难让采购人心服口服。于是,新的协议供货价格计算公式诞生了。

                                                                               新模式引入“协商”

  新的计算公式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市场价的确定上。此市场价不是市场上的商品标价,也不是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而是采购人与协议供货商平等协商后的价格。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讨价还价”,体现政府采购的价格优势,实实在在地降低采购价格。

  以一台标价为1万元整的笔记本电脑为例,如果中标优惠率是20%的话,那么按照以往的计算模式,协议  供货的价格是8000元,但普通消费者在采购时通过双方协商也可能以800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购得。用新的计算公式,采购人在与供应商通过平等协商后,认为市场实际销售价应该是8000元,按“8000×(1-20%)”得出最终成交价是6400元。曹银发解释,之所以想出新的计算公式,是因为发现“市场价”与“市场实际销售价”其实是不一样的,完全可以通过双方平等协商压缩“市场价”与“市场实际销售价”之间的价格差。

  至于能“协商”到什么价位,供应商是否会亏本,曹银发幽默地表示,“我给过供应商们一个温馨的提示,告诉他们守住自己的盈亏防线,亏本和赢利,都是‘谈’出来的。我也告诉采购人,他们有权利‘砍价’,能‘砍’到多少也是‘谈’出来的,任何买卖都有讨价还价过程,我们在制度上给予了采购人谈价的权利。” 

                                                                           切实降低采购价格

  据悉,江西省在省直单位公务用车第二期协议供货(自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和第五期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议供货(自3月1日至8月31日)中就采用了新的计价公式。

  曹银发介绍,实行新的计价公式后,在每一笔具体采购项目中,采购人都有发言权和参与权,并且可选的供应商数量也相当多,通过协商能切实降低采购价格,采购人对此非常支持和欢迎。而对监管部门来说,也是一种“解围”,可以说基本解决了一直困绕着监管部门的协议供货市场价难确定的难题,监管部门再也不用花大量时间在市场价的考察上了。

  另外,江西省财政厅在有关通知中明确要求,对于不按照协议中约定的优惠率供货的中标协议供货商,一经查实,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除名,取消协议供货资格,并在“江西政府采购网”曝光,3年内不得参加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协议供货招投标活动。
 
    短评:小公式 大学问

  说到协议供货,难免会说到协议供货市场价及更新的问题。这是老生常谈了。谁都会搬出自己的一套计算公式和一堆数据,精打细算只为使每一笔具体的采购业务真正实现价廉物美。

  江西省在协议供货实践中摸索出的新的计价公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协议供货的价格,同时还减少了监管部门的工作量。监管部门再也不用天天跑市场了解行情,时时盯着供应商及时更新价格信息了,被动局面得以改善。

  各地协议供货价格的确定,无论表面上看上去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总是逃不脱这样一个公式,即市场价×(1-优惠率)。其中,市场价怎么确定、优惠率多少都是值得探究的大问题。在优惠率的确定上,没什么神秘可言,无非就是数值上高低的区别,具体能有多大幅度就看各地显身手了。而市场价的确定,学问就大了,要想在商品价格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既要及时满足采购人的需求,又要保证每一笔采购业务在价格和服务上都有一定的优势,“题”该如何破?还有更长的探索路要走。 

消息来源:国匙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