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警惕“最低价中标”
发布日期:2009-12-0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143

    在4万亿元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盘子里,许多项目都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杭州发生的地铁工地坍塌事故,再次为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在这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措施准、工作实,避免出现这类严重的恶性事故,对各方都是严峻考验。
    
  日前,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业协会牵头完成了对上海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的调研。调研显示,上海近几年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速度快,但较多存在桥头跳车严重,道路平整度衰减较快,路面开裂、龟裂、沉陷等问题,甚至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仅两年就不得不进行大修。个中原因,除设计、技术等因素外,还跟招投标环节不够完善有关。
      
  这家协会的秘书长陈明德表示,虽然国务院曾对招投标活动下发过文件,并鼓励推行合理低价中标和无标底招标,但工程建设市场门槛较低,各地施工企业良莠不齐,招投标中的恶意竞争现象依然存在。
      
  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能承接到工程,往往会采取“价格战”的方式,其投标价甚至比成本价还要低。这迫使一些实力强大的施工企业也压价竞标。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土木学会常务理事傅德明说:“‘低价竞标’已成为我国工程设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跨省、区、市的投标中尤为常见。普通的工程谁都能做,本省市的施工企业想在外省市承接项目,就常常使用‘低价竞标’。”
      
  由于标价低,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就可能采取两种办法,一是降低管理、施工成本,如减少管理人员,减少施工机械,简化方案等;二是把工程分解、分包给资质低的企业,层层分包,以包代管。两种办法都必然会降低工程质量。据了解,一些地方“问题工程”的中标施工企业投标下浮率在20%左右,最高的甚至达35%。
      
  陈明德说,应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设计、施工、监理、材料生产的投标单位要严格考察其资质条件、工程业绩及承接能力。
    
  傅德明认为,目前各地流行的“最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方式亟待改善。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除特大桥、大隧道等技术特别复杂的工程外,一般工程应采用合理底价法、“最接近平均标价”等方法进行评标。管理部门还要对企业建立工程业绩、质量和诚信的档案。
      
  据介绍,目前上海在大型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中已普遍采用合理底价法等方式。(原载2008年11月23日《暸望》新闻周刊)
 
来源:建筑时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