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天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权威部门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权威部门信息
财政支持企业制度创新
发布日期:2006-03-2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69
                                                  财政部副部长 朱志刚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经济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及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各项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
以及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并针对我国国有经济的特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着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支持企业制度创新。实践证明,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连续4年GDP增长率都超过8%,宏观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强,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大量劣势企业逐步退出国有经济领域。从1999年开始,国家财政及时安排和落实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补助资金,安置困难职工,支持扭亏无望企业有序退出,1999年-2004年,国有企业净减少8万户,减幅为37%,职工人数净减少3825万人,减幅为49%。国有企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多种政策,精干国有企业主业,促进市场化运作,增强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1999年-2004 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平均增长8.2%,所有者权益平均增长7.4%,国有资产总量平均增长7.7%。国有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递增。2005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6200多亿元。
    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两年翻了一番,这主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在中央关于“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作用下,2005年,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得到控制,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及公共服务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得到加强,带动相关行业需求和产量快速增长,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二是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逐步得以消除。通过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完善退出机制,有效调整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遏制了亏损额的扩大;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完善了企业组织结构,降低了企业社会成本开支,提高了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财政为此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三是上游行业产品价格上涨,提高了国有石油、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盈利水平,以上三个行业实现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52%、74%和60%,增幅位居各行业前三位;四是企业通过采取完善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挖掘内部潜力等措施,实现了降耗增效。
    但当前也还有一些因素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效益增长。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部分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成本上涨、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机制不顺等问题的考验,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国有企业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逐步加大,由此引发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等一系列问题,如处理不好,还将引发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加剧了下游行业成本压力;三是重要资源产品的价格体制尚未理顺,成本计算不实,导致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加剧了能源紧张局面,企业利润更加向上游行业转移。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完善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积极做大企业经济蛋糕,确保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来源:新华网/中国经济周刊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