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
发布日期:2009-08-28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767

朱宏任: 物联网是一个新概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家公认的概念。总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在今年1月28号,美国奥巴马总统就职以后,他在和工商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其中也包括这些专家建议美国要形成智慧型的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应该说,物联网就是这些所谓智慧型基础设施中间的一个概念。 
 
朱宏任: 应该说,物联网就其本身来说,它是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但是就它的某些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来说,对大家来说也不是太生疏,因为像现在一些重要的商品上面都有重点的条形码,将来这种条形码、电子射频技术和互联网连接,物体运动到什么地方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查询一些我们的邮递快件,这些快件运转到了什么地方,实际上还不是过去一般以为的根据人工搜索跟踪,而是通过射频技术,通过在传递物体上植入有关的芯片,然后取得它在什么地方的一些具体的信息。 
 
朱宏任: 像这样一些新技术,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我们的高度关注,今年8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的时候也视察了中科院相应的技术研发中心,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我们知道在当前我们正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我们也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应该说每一次大的危机,无论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他都会催生一些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的诞生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在这方面,国家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一些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对于新的发展方向,通过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明确,然后确定一些新的支持政策措施。我们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在内,都会对整个经济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营报: 我想问金碚所长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次夏季报告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我们知道工经所长期从事工业经济研究,请问金融危机之后工经所对于工业经济进行了哪些研究?有哪些成果?第二个问题,金融危机前后,工业经济运行从企稳到复苏分为几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哪个阶段?第三个问题,针对1-7月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来看,您对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应对措施有什么建议?

金碚: 我简单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相关的。我们工业经济研究所主要是从事应用经济和企业经济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金融危机来了以后,也对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层面发生的一些情况,我们的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对于金融危机产生的各个层面,一个是产业层面,一个是企业层面,还有区域层面。金融危机来了以后,我们所面对形势做了很多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经济管理部门共同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发生的最新情况,来做出一些分析和判断。   

(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金碚: 这次金融危机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对世界经济影响也非常大,因为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经济中间很多问题。首先是金融层面问题,这个大家讨论的比较多,金融层面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过程中间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金融危机的产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也有很深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他们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机制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在上世纪已经看到能源、环境等等这些问题是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但是30年来进展非常不理想,像美国这样的政府投入研究也很少,企业尽管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创新机制来实现这样一个创新过程。我们讲创新主要不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不是说有没有这个技术,有没有这个科学,主要不是指这个,主要是说这样的科学技术能不能在产业中间得到应用,在产业中间得到应用就需要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应该看到在发达国家也非常不理想。 
 
金碚: 第二,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尽管高技术产业表现出很好的技术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但是高技术产业的盈利模式、盈利方式、能够给投资人带来长期投资信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的解决是什么呢?解决就是全世界看不到产业经济的核心技术的发展前景,它的突破性前景究竟是什么?到底将来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传统产业面临的能源、环境问题怎么办?高技术产业、通信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技术平台上,但是在这个平台上怎么样能够使投资人有长期投资的信心,这个产业下一步突破的瓶颈在什么地方?这个不明确,这个不明确,投资金融的信心就没有产业面的基础。所以,刚刚各位记者提出的问题都和这个有关,比如说到底信息技术的应用,物联网这个东西,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说世界到底往哪走呢?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现在有庞大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投资能力,但是他信心不足。所以,这个问题是全世界遇到的问题。 

金碚: 第二个全世界遇到的问题,是一些企业,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体制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全球化的过程,突出的表现在他的成本控制机制出现问题,他可能有很好的技术,中国现在提出来的个各样的问题,比如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有没有品牌机制,这些问题我们都是认为要解决,可是为什么他都解决了还不行,为什么那么大的企业还不行呢?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机制上已经不能够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间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住他的成本,保持他的竞争力。所以,他就要不断的减少某些行业的比重,所以美国现在也在反思,是不是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过快了以后导致了几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就业,第二个结果是创新能力下降。因为制造业是产业创新的主要的领域,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制造业。如果制造业也萎缩了,他创新的机制也会出现问题。第三,他会导致收入分配的问题,在美国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制造业在美国整个收入分配中比平均工资收入高20%几,中产阶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比较高的工薪水平。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发达国家必须要做出经济战略上的调整,必须要说清楚你往哪走。 
 
金碚: 发达国家无非讲的几个问题,第一是金融体制要完善、要改革,这个毫无异议。第二是要发展新能源,发展环保技术,要减排,这些东西实际上2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问题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第三是对高技术产业提出一个方向,电子信息产业下一步往哪走。刚才朱总介绍了美国要搞智慧地球,IBM讲智慧城市,政府讲的是智慧地球,他本质上是要指出高技术产业的方向。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中国企业的挑战在于他有一个重大经济调整的方向之后,战略决定了之后,他必然会反应在他对于经济规则的改变上,因为你不改变经济规则,不形成一套有利于实现经济调整目标的体制机制,空说没有用,企业干了也要破产。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定要改变竞争规则和贸易规则。所以,金融危机之后,为什么我讲企业行为调整很重要,有没有调整能力,制度有没有纠错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世界会变,竞争规则会变。比如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对产品安全标准提高,比如要求你这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间要低碳排放等等这些问题,最后会表现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必须要考虑。 
 
金碚: 最后一个问题,从大的方向来看,金融危机到底要经过几个阶段呢?我刚才其实已经讲了,第一个阶段就是宏观,宏观经济刺激、扩大需求、注入流动性,这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作用是遏制经济下滑趋势,美国人讲是自由落体,要把这个制止住。制止住了以后,第二个就是企业行为的调整,你能不能应对这个变化的形势,不仅是短期经济景气的变化,你要适应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化,甚至是你的规则的重大的改变,这个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形成出现一些能够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一些产业,在这个方面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空间大很多,中国是一个工业化过程中间的国家,当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之后,我们很多产业都可以有很大发展空间。 

金碚: 总而言之,在这个阶段,我们一方面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成保增长之后,要把结构的调整目标逐渐实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中国必须要解决在中国现在工业化的阶段上,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创新机制能够保持我们有一些强劲增长的产业,而且保持我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金融危机到了这个阶段前景就比较好了。当然,最后一个阶段,全世界经济的景气的回升,这个由不得中国,尽管中国某种程度上可以起一个带动作用,但是大家判断整个世界经济的回升不会短期达到,为什么?因为它的问题不仅仅是在金融层面,他在实体层面有很多必须要深刻解决的问题。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看到报告里面提到了产能过剩问题,其中里面提到了新能源,我想问一下现在新能源产业不是很成熟,为什么会有重复建设问题?如何避免走传统工业产能过剩的老路? 
 
朱宏任: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讲到了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只是在传统领域里面存在,而且在一些新兴产业,包括在新能源产业里面存在这种情况。实际上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最近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在走出危机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寻找如何通过一些产业结构调整来走出经济危机,在这其中,一些新兴产业受到了各方面关注和注意,其中有两个产业,一个是风电产业,一个是光伏产业。 
 
朱宏任: 我们知道在一些地方都把这两个产业作为下一轮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应该说,从经济发展的方向,代表新经济,特别是代表环保、节能的这些产业,应该说具有更高的生命力。但是,面对这些新兴产业,原来是一哄而上,如果缺乏有序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在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像在风能产业和光电产业,特别是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在国内一些地方已经表现比较明显和突出。我们知道在光伏产业领域里面,在这个新兴领域里面的关键技术是这个领域发展的核心,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地方还不掌握。但是,在一般加工制造过程中,我们却发展的比较快,有可能在这个其中还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像光伏产业生产光伏电池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严重污染,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像最近有关部门已经通过向社会介绍有关情况,加强这方面引导,提出在风能产业和光电产业应该高度重视重复建设问题,我们也希望这个问题在加快发展产业的地区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重复建设给行业发展造成一些严重困难。 
 
朱宏任: 对于传统产业重复建设问题,我们想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在一些重点领域中,像我们夏季报告中已经提到的一些重点领域,像在钢铁行业,像有些有色领域,特别是电解铝、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像造船业。还有一些像建材行业中水泥制造业和平板玻璃,都存在产能过剩情况。我想跟大家举几个数字,帮助大家对这个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国家水泥产量是13.9亿吨,当年生产能力达到19亿吨,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200多条,产能达到2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达产以后,将形成的生产能力达到21亿吨。目前全国水泥产量在增加,但是利润却在不断下降,像有一些重点水泥生产大省,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等,都存在着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从玻璃行业来看,产能过剩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去年我们国家的玻璃产量已经达到5.74亿重量箱,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拥有的玻璃生产线是203条,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停产的近30条,但是各地在新一轮建设中,又有一批玻璃生产线在大干快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建的玻璃生产线有近120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120条全部投产以后,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对于这样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我想应该引起各个方面共同重视,从行业主管部门将要加强行业生产准入条件的制定,来积极推动我们这个行业有序发展,防止重复建设愈演愈烈,特别是要防止那些高耗能、排放比较严重的一些企业盲目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另外就是遵循国家产业政策,使整个行业发展建立在规范、有序、健康的轨道上,使我们工业能够尽快摆脱当前危机影响,走上顺利发展道路。 
 
王新哲: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请记者提问最后一个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现在钢价是大起大落,并且从刚刚公布的情况上,过剩超过一亿吨,我想请问朱总怎么看这个事情?还有刚才说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措施,我想问一下之前也提到过钢铁汽车的兼并重组方案正在制定中,我想知道进行的怎么样了? 
 
朱宏任: 最近钢材价格又出现了大起大落,我们知道今年下半年钢材价格无论是板材还是线材,都以千元的幅度上升。最近冲高的幅度又有大幅度回落,价格又有了几百元、上千元的回落,已经回落到了7月初左右的水平。像这样一个大起大落,原因可能是各种方面的,包括受到预期和库存调整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但是,应该说影响价格最基本的还是供需,在这个方面国家已经多少次的提出了要求,我们知道在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我们对钢铁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很明确的政策方面的引导,希望控制过快增长的产量,而把更多的注意力引导到不断针对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品种和效益。在这方面,如果片面的追求产量的话,下一步可能为面临新一轮产能过剩带来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国家在最近将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着眼于引导钢铁行业健康发展。 
 
朱宏任: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像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有关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其他有关方面也正在形成相关意见,这一点我想再特别强调一下,对于遏制钢铁行业盲目增长,促进钢铁行业有序发展,不只是政府部门的意见,实际上也是钢铁企业一致的意见。前一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有关钢铁企业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无论是钢铁行业里面领军的大企业,像宝钢、鞍钢、武钢的领导,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像沙钢、河北唐山渤海钢铁集团的领导,他们一致提出来希望政府在这方面有所动作,有声音来引导促进钢材行业积极发展。我们想在这方面政府也会积极采取有关政策措施,引导钢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王新哲: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谢谢朱总!谢谢金所长!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