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让“南郭专家”无处可藏
发布日期:2018-07-1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453

  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存在一批精通专业的人,即专家。作为评标主体的评标专家,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专家独立的评审权和自由裁量权,肩上都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直接影响着采购工作的最终结果,影响到政府采购 能否公平有序开展。然而,在庞大的政府采购专家队伍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批滥竽充数之辈,不少人还占据着显赫的地位。

 

  笔者从事近20年的政府采购工作中,就接触到不少滥竽充数的“南郭专家”,一些专家根本不懂相关专业,只会附和着别的专家,还有一些专家号称是百事通专家,甚至可以有六、七个专业,经常参与电梯、家具、物业、空调、印刷、医疗等项目的评标。 “南郭专家” 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笑话着。大家嘲笑他不懂装懂,没有什么真本事却好蒙骗人,终于混不下去。然而,换一种眼光来看可能是有漏洞让他来钻。其实,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到底怨谁?齐宣王有没有过错呢?齐宣王好听竽,本无可厚非。可他动不动就要300人一起上,而且进人的时候也不考试,这就是他的不对了,这不是自己露出空子来请人钻吗?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看到了这机会,便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接纳了他,并给了他很高的薪水,把他编在吹竽大队里。

 

  其实,政府采购领域也不乏存在一些比南郭先生更可怕的评审专家,他们冠以评标专家的头衔,其实根本不精通业务,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采购结果,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形象。南郭专家之所以日子很滋润、活得很风光,与其说是南郭专家善于充、善于装、善于混,毋宁说现实存在滥竽充数的土壤。因此“南郭专家” 究竟是怎么炼成的?答案不言而喻。

 

  滥竽充数的启示: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想要成为专家,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严格评标专家的准入门槛、规范评标专家执业行为

 

  笔者认为,严格评标专家的准入门槛、规范评标专家执业行为等,显然是当务之急。笔者建议:

 

  1、加大评审专家的资格管理,严格评标专家的准入门槛,严把资格准入关,将那些真正有品德、有学历、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吸收到专家队伍中。

 

  2、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不定期举行能力考试,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议每年组织专家培训不少于两次,培训次数及考试成绩写入评审专家的档案。对考试不合格的,暂停3个月至1年的评标资格等措施。

 

  3、要加强考核,建立标后评估制度和“准入清退”制度,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定期将专业水平低、责任心不强的个别专家清退出列。

 

  4、要加强法律制裁,对在评标过程中不法评审专家,追究其法律责任。最后,还应加强社会民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让那些不合格、不守法的评标专家无处可遁。

 

  只有严把资格准入关、业务培训关、考核关、违法惩罚关,那些混迹于政府采购评标领域的“南郭专家”才会露出尾巴,滥竽充数的闹剧才不会再上演。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作者:马正红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