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根治招投标顽疾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发布日期:2017-02-0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1222

 

    规范招投标行为,整顿建筑市场秩序,既是保证当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围绕如何规范招投标行为,切实整顿市场秩序这个课题,业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肩负的任务也很重。

 

  违规招投标的主要表现

 

  认真实施招投标工作,对于节约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和促进公平竞争,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招投标不规范、弄虚作假,在审查招投标资格过程中,难免有许多人为因素,致使建筑市场混乱状况仍十分严重。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暗籍操作、幕后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有的地方、行业和项目单位,把本应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变成了邀请招投标或变相议标;或者名义上公开招投标,实际上仍在搞“暗中指定”;一些招投标代理机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垄断经营、强制服务,严重损害了招投标各方的利益;个别行政领导及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招标、评标、定标全过程,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非法干预项目法人招投标自主权的情况仍有发生,不利于监督和制约;有的通过抬高进入门槛的办法,对外地、外行业、企业进入本地区的政府采购市场加以限制;有的通过直接招投标单位的某些人,甚至把工程承发包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采取暗中打招呼、泄露标底、随意调整评标办法、暗中操纵评标、行贿受贿,相互串标,转包及违法分包等种种方式搞幕后交易。

 

  违规招投标存在的原因

 

  出现违规招投标行为的根源到底在哪儿?是哪些因素阻挠了《招标投标法》这个“阳光法”的实施?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是某些借工程承发包谋取私利的单位和个人,其暗籍操作、幕后交易的行为扰乱了招投标秩序。更深层次分析,是违背市场经济要求的旧习惯、旧观念在作怪,是不顾国家利益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在作崇。

 

  违规招投标严重影响了招投标的健康有序发展,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开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规范招投标行为,切实整顿建筑市场,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违规招投标的应对举措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规范招投标行为,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安全和效益,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也关系到廉政建设大局。为此,各地方、各部门、各项目单位以及有关方面,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真正把招投标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要公开竞标采购,杜绝暗箱操作。在投标中,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限制,规定凡具备合法资格的法人,均可参加公平竞争;同时,要实行招投标过程全程公开,接受全社会和所有投标单位的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要实行说情追究,排除外来干扰。对帮助投标单位说情打招呼、请求关照的单位和党员干部,一律予以登记并追究责任,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采购的行政干预和外来影响。

 

  三要加强评标管理,防止评标不公。对每项招标采购活动,应根据采购额度和采购项目的技术要求,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并建立各类专业评审专家库,现场抽签确定评委名单,按照同价格性能最精、同性能价格最低的办法当场确定中标单位。

 

  四要实行跟踪监督,严惩违约行为。采购合同签定后,纪委监察部门和采购办应对采购双方履行合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检查,并要实行举报查实奖励制度。对违反履约规定、情节严重的中标单位,应依照相关规定依法对其进行罚款,真正促使政府采购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作者:赵长宝)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