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要公平还是要效率?
发布日期:2015-04-1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4606

  提起政府采购,许多单位有过政府采购经验的人员第一反应是——价格高、效率低。但是,一些专家的观点来看,要遏止政府采购过程的腐败行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标,效率不得不做退让。公平、效率,政府采购能否兼顾,如何兼顾呢?
  耗时一年半
  申请采购100台电脑只收到两台
  刘先生是某中央机关下属单位的办公室干部。由于单位发展需要,一年半前,刘先生负责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向上级机关申报100台电脑的采购计划,上级机关也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向国家财政部下属专门负责政府采购的机构履行了政府采购程序。
  然而,申请递出去一年半后,刘先生才接到了上级机关的取货通知。让刘先生意想不到的是,当他带着几个同事到了机关打算取回申请的100台电脑时,负责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能搬走两台。
  申请100台,怎么只能领走两台?工作人员解释称,虽然你们申请了100台电脑,但整个机关政府采购每年有一定的数额限制,由于机关里其他单位也有申请,在审批时,你们单位的采购数被大大缩减。
  “如果这100台电脑申请下来再用上一年半时间,这前后就用去了三年时间,我们哪里等得起?”刘先生感到非常无奈,他表示,大部分的政府采购都远比市场采购花费的时间要长,有的单位等政府采购批下来,等的“花儿都要谢了”。
  专家观点:
  公平和效率呈现钟摆效应
  “政府采购的效率低,往往是为了兼顾公平、反腐等其他目标而不得不作出的妥协。”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教授赵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实践中,阳光公正、遏制腐败是“主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购效率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政府采购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公平和效率同样呈现出一种钟摆效应,难逃“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魔咒”。在我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制度建设的初期强调公开招标,此后为提高效率开展协议供货,再用批量采购来抑制协议供货的高价,而批量采购的低效率又导致大家的不满……
  委员声音:
  要公平也要效率
  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博弈,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认为,政府采购解决的是浪费问题,但是社会发展还要注重效率。
  他说,有一个例子很值得反思,有一个单位需要购置后续的研究设备,而且该研究是在和国外争分夺秒,但是,按规定,购买这样的设备须进入政府采购环节,而按现在政府采购的环节,这一套设备如果能6到9个月能买到就算很高效了。但是如果用6个月时间买到设备再开展研究,那这项研究基本上就没有竞争力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和一家民营企业合作,民营企业只花了一周时间就完成设备采购、安装。“但这样的合作严格来说又存在风险,有违规之嫌,但为了争时间,只好合作了。虽然最终没有出什么事情,但这样的成功最终还是受到上级批评。”
  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庄表示,目前政府采购效率低、环节多而复杂,且没有对各个环节进行时间上的有效管控,一个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但往往被搁置若干天,而政府采购法和《条例》并没有规定多久必须完成某环节审查。若干个环节的若干天,加起来,有时候让采购方望而却步。
  采访中委员们建议,政府采购还应在公平、公正采购的同时体现效率优先。
  刘晓庄委员认为,长期等待不仅影响很多单位正常工作,而且环节多、时间长往往也容易产生腐败。他建议,对一些低值易耗品或小宗设备、物品,政府可考虑放权让单位自行购买,对大额采购减少环节,增加透明度,严格各环节办结时间,否则,只有公平没有效率的采购则是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破解之道:
  政府采购电子化,提升采购效率
  赵勇告诉记者,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为政府采购实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手段,打破了法律、经济和政策三者博弈的固有格局,额外降低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使得“增量改革”成为可能,即在不放松管制的情况下提高采购效率。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的网上商城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政府采购效率提高。
  新出台的《条例》在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中也作出了回应。
  日前,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解读《条例》时,表示采购周期偏长是政府采购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计算机采购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对这类情况,目前各地正在通过改进采购程序、采购方式提升效率。《条例》将政府采购电子化上升到法律层面,并提出将统一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标准,对于政府采购有三方面作用:一是便于需求管理,二是可以做到公开、透明、公正;三是提高采购效率。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