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匆拿水货价格当“标杆”
发布日期:2007-10-1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46

 9月14日 ,《南方都市报》在C10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名为《投影市场水“祸”调查》的报道。报道称,记者通过对广州、深圳、北京等地的家电影音渠道和IT渠道的调查,发现水货投影机的泛滥现象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不但让消费者在购买和售后服务上承担巨大的风险,更令国家在进口税收上蒙受巨大的损失。
 
 报道指出,由于水货产品通过非正规渠道入境,所逃避的30%关税令其获得了巨大的“价格优势”,在市场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水货产品与正规行货保持着近30%的价格差距。以业内“国内市场超过60%产品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的说法保守估计,仅水货投影机便令我国在2006年少收了8~10亿元的关税。同时,水货泛滥导致正规商家的经营受到冲击,正规的市场秩序难以建立,甚至有黑心的经销商销售翻新、残次的水货投影机,缺乏正规销售渠道、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事实上,岂止在投影机市场,水货笔记本电脑,水货摄像机、水货汽车零配件等都大量存在!笔者不禁要问,在如此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这些水货产品的市场价该如何衡量?

 这几年,让政府采购饱受困扰的是,经常听到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的指责,但却缺少具体的事例让监管部门能够彻底查清是是非非。指责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究竟是哪个市场价?

 笔者想说的是,政府采购价格对比的市场价总不该和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水货价格相比吧?显然,政府采购不可能也不能够为了最低价去采购水货,这于政府采购制度宗旨背道而驰。

    笔者希望,新闻媒体继续关注报道,对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予以披露,希望国家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对严格监管和查处不法行为。惟有此,市场才能规范,竞争才会有序,而政府采购价格才能够和真正的市场价相比,体现物有所值的原则。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