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治理采购乱象关键在源头堵截
发布日期:2014-12-0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5260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和测算,我国公共采购市场规模已超过20万亿元。近年来,公共采购领域屡曝“天价采购”“黑心采购”事件,其背后总离不开乱伸的“权力之手”。(11月27日新华网)
    政府采购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大,且又采取竞标的方式,按说可以挑选到物美价廉的物品,可事实并非如此,如:一台售价160多万元的医疗器械,云南省某医院采购价却达220多万元;一个小小的U盘,政府采购价为125元,市场价仅为90元。不仅如此,质量也存在问题:课桌椅全部是次等品,军训服成“开裆裤”等等。招标越招越“高”,越招越“次”,这样的招标非同寻常。
    招标中出现种种问题,无外乎存在如下几种情形,一是明的招标,暗的已经定标,招标是假,内定是真;二是招标之后仍然有松动,以增加配置或者提升服务为名进行额外的加价;三是明知报价高,选高不选低,一旦中标后,从中再杀价,利益分成;不论是何种原因,都有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掺入。招标中的腐败与直接交易的腐败更加隐蔽,这也许是招标不正之风难以隔断的原因。
    从招标程序上来说,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从制度上来说,非常的严厉,为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笔者分析,问题出就出在价格上,没有对相关的物品制定个体的指导价或者限价,价格浮动的因素太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招标价并非是唯一的铁价,还有松动的余地,而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预算过宽,只要以政府的名义采购,就视为正当,就能顺利的拿到钱。
    政府采购的开支实则是财政开支的一部分,年初有预算,年底进行结算,而能够以“天价”或者“高价”购买,不能不说是预算预测的不准确,就高不就低,其中的余数太大。再则,结算也存在盲目,没有对预算进行跟踪。从一些部门的心态来说,预算一旦过低不够用,必然会强烈要求进行追加,而预算过高却不会主动要求降低,甚至会装穷叫苦,还想增加,因而在这么一种态势下,完全按照预算进行开支很难防止其中的漏洞。
    购物得有钱,而购“天价”物更得增加钱,原本是低价物一进招标的圈成了高价,说明钱来得容易,想购高价就能购高价。有了这样的“方便”,一些部门和个人就有了“钻空子”的可能,反正钱有出处,能捞则捞,政府招标“8成高于市场平均价,超过一半的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1.5倍以内”也就有了市场。
    正规采购成了不正规,严格说起来在于源头,如果掌钱的部门预算从严,对每项采购物品进行市场比较,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不为高价埋单,哪个又超得了?要防止政府采购超标,不能只是“头痛治头”,还得从根本上进行治理,从开支的源头进行阻截,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治理招标中的乱象。(宋乔乔)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