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天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代理机构期待市场新面貌
发布日期:2014-10-13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4918
 

  日前,《关于做好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取消后相关政策衔接工作的通知》制定印发。自8月31日《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令第61号,以下简称“61号令”)废止后,业界翘望的衔接政策落地。
  作为这项政策的直接相关人,代理机构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在采访中记者听到的共识是:资格管理已完成历史使命,代理市场管理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但是,相较资格审批,备案制宽松得多,与其相匹配管理措施怎么制定才能切实管好市场,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资格管理或完成历史使命
  从2005年12月《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令第31号)执行之日起,代理机构管理开始实行资格认定。此后,财政部又于2011年颁布61号令,提高了政府采购代理市场准入门槛。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014年8月31日,全国有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代理机构接近3492家,其中甲级1067多家,乙级2425多家。资格管理在业界驰骋近10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代理业界普遍认为,10年来资格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为代理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这10年逐渐积攒了3000多家代理机构,它们基本满足了政府采购代理市场需求,一些地区的市场容量甚至趋于饱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资格认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成历史使命。
  关于对代理机构的管理由“资格认定”转为“登记备案”,业内专家点评指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从顶层进行设计,放开代理市场准入门槛,倡导市场发挥应有作用,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然而,运行近10年的资格管理制度毕竟对代理市场的有序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这一制度落下帷幕,代理市场有没有可能因准入门槛缺失而倒退?由此,呼吁有力的全新监管抓手出现,是记者近日听到的最强呼声。
  放权不等于放任
  取消资格认定制度后,不少大型甲级代理机构普遍疑虑:代理市场是否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竞争环境?江西机电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余铁根对记者说:“放权不等于放任。代理资格认定工作取消以后,一定要做好事后监管工作。”与余铁根的想法相呼应的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做好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取消后相关政策衔接工作答记者问》(以下简称《答记者问》)中提出,财政部门将对代理机构实行“宽进严管”。
  那么,如何实施“严管”?《答记者问》提出,财政部正在按照国务院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的要求,研究制定代理机构具体管理办法。据悉,定期对代理机构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规范采购代理行为将成主要监管措施之一。江苏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强认为,凸显事后监管的思路更加科学:“对代理机构的监管和管理,应当放在事后。代理机构作为市场主体,应当在事前和事中享受合法的充分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对于“严管”策略,业界人士也提出不少其他建议。
  有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提出,希望将《通知》中的关于专职人员和组织代码证的备案要求进一步细化,为日后出台监管新政打下基础。对人员进行备案可以管好从业人员,其重要性很容易理解;对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备案,则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各个机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每个大公司合法成立的下设分公司都必须持有组织机构代码证。这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小公司有时会出钱挂靠大公司,成为其下设分公司。管好组织代码证就可以盯紧这些分公司。”
  另外,国际关系学院公共财政研究所副所长赵勇建议,让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承担起责任。“代理制度应朝着合同官的方向发展。每个项目的项目经理都是项目的合同官,此人应在代理合同、成交合同等关键环节签字,对项目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仅仅辅助采购人走完采购程序。”
  期待实现行业自律
  随着监管新政出台,“行业自律”也成为业界热词。不少业内人士看到《答记者问》中关于加快组建行业协会的内容,纷纷表示行业协会的建立顺应了市场亟待建立行业自律的潮流。有代理机构负责人称,《通知》中“所有登记信息将通过系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要求,彰显了现代管理制度公开透明、发挥市场作用等特点,这些政策为行业自律的建立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赵勇认为,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的核心是建立诚信体系。他对记者说:“以前,代理资格是一种信号,向市场传达着代理机构的实力;现在,这种信号系统被打破了,对市场主体而言,建立诚信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
  中航技国际经贸发展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李杭提出,政府采购行业协会应承担起专业把关的重任。“我接触过一些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的项目,他们的管理非常细致,可以说具体到每一个步骤的细节,包括招标文件、技术参数的审阅。任何一处不合格都会被驳回。”李杭建议,政府采购可以学习这些经验,从招标文件参数等细节把关,并建立专门把关的行业自律组织,加强专业化路径管理。
  建立行业协会,做好行业自律,是代理市场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这是记者在此次采访中听到的共识。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杰向记者描述了未来良性竞争下的代理市场面貌:“取消资格管理,对代理公司而言,挑战更大。以前,有了资格就能做;现在,大家都没有资格,采购人就要看各家公司的实力。拿得出过硬业绩、优秀团队等条件的代理机构能够胜出;以前有资格、没实力的代理公司可能要遭遇严冬。”(张静远)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