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汪同三解读当前中国经济走势
发布日期:2014-07-24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2328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汪同三教授


  「嘉宾介绍」汪同三,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数量经济、经济模型研究领域专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80年代开始参与和美国学者的模型研制合作项目,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于90年代开始承担总理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系列性专著《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研究》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PI连续28个月负增长提示实体经济风险
  「片花」: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金融界: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数据,我们由最新的数据入手,从数据上您读到哪些内容?
  汪同三:昨天晚上就是发表的是CPI和PPI。CPI是2.3,PPI是负的1.1。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经济还是比较平稳,但也还是存在问题。首先讲CPI上涨2.3%,这是在一个比较适合的区间里面。我们分析CPI的时候,如果“0-3”这样一个范围之内基本算是正常的价格波动。欧盟国家比我们要求更严格一点,它们大概是“0-2”这个区间属于正常的价格波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所以我们可以放宽一点到“0-3”,如果CPI在这样的区间里,我们认为基本上是正常情况,CPI超过3但是不超过5,这应该是比较温和的价格上涨,不好但是还算温和,还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如果CPI超过5就需要密切关注,需要采取措施,如果CPI超过10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我们今年CPI的预期指标是定在3.5%左右,基本上落入温和上涨的状态。当然我们希望CPI的数据和去年一样,去年我们全年的CPI只有2.6%,是在基本正常的范围之内。
  6月份CPI的最新数据是2.3%,比去年全年的2.6%还好一点。4月份CPI是1.8,这就很好,这个值按照西方欧盟比较严格的标准也是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是短期内一、两个月的CPI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要长期一段时间来看,总的情况来说,最近几个月我们的CPI都是比较稳定,从这一点来讲当前的价格形势是令人满意的,我认为今年下半年CPI不存在出现大幅波动的因素,今年全年我们基本有把握实现年初的CPI3.5%左右的预期指标,甚至还可以像上年一样低于3.5%。
  但是,PPI就不太理想。因为PPI已经是连续28个月出现负增长。这反映我国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像李克强总理多次讲到的,现在有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想经济下行压力反映之一就在PPI上。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在不断下降,就会相当大程度的影响这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扭转PPI长期持续下降的趋势。当然6月份的PPI数据也有好的方面,PPI下降的幅度只有1.1%,不像以前下降了2%、3%.PPI下降的幅度开始缩小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说,在生产方面,我们现在的状态不如CPI,PPI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不能令人满意,而且这么长时间的负增长是一个问题。
  下半年金融风险仍较大要加快金融改革
  「片花」尽管去年6月那场惊心动魄的 “钱荒”已经过去一年,但至今让人记忆犹新:2013年,中国银行(行情,问诊)间资金利率持续走高, 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连续数天飙高之后,6月20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金融界:您刚刚也提到PPI是连续20多个月出现下降,它也是反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看到一个数据6月的PMI数据,就是采购经理指数是51%,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数据证明我国的经济平稳经济态势是基本确立了,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您怎么看?
  汪同三:现在总的宏观经济状况应该说是基本稳定,但是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果打分,我们现在经济运行情况起码打80分。下半年存在着很多积极的因素,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积极的因素就是从国外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走出了最坏的时期,在艰难的恢复过程中,这里面我们还是有很多机遇可以抓住。从国内来看,一个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得到了全国人民各个方面的支持和赞同,这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就是我们只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调整结构,长期来看我们的经济会进一步趋稳,稳中有升,这是一个根本的保证。另一方面我们的实际经济工作,特别是宏观调控现在采取“微刺激”的政策,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很多积极的调控政策,使得我们的经济,就是你刚刚说的PMI有51%了,超过50%就是好数字。下半年我认为应该是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年年初提出来的预期指标是7.5%左右,基本可以实现。我注意到前两天世界银行行长在中国访问,他讲到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甚至可以实现7.6%。
  金融界:您认为风险主要集中在哪块?
  汪同三:风险主要还是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我们刚刚说的PPI是一个方面,另外,投资增长速度、消费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目前都处于一种比较平稳、但是有下行压力的阶段。还有,最近一个月的对外贸易数字比较好,但是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经济环境跌宕起伏,有可能对我们产生较大影响。也就是说,从消费、投资和外需来看,基本形势都还可以,但是这些数字都还隐含着下行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金融方面,金融风险还较大。一是世界金融环境的风险。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西方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我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的表述来描述西方经济大国的金融状况。比如美国,它很可能就要加息,它的量化宽松政策大概在未来的2、3个月之内基本上就要退出了,推出以后很可能就要加息;而欧洲国家面临的情况是还要继续保持宽松,欧洲现在害怕出现通货紧缩;日本更是比较剧烈的政策,就是安倍上台以后的政策“安倍经济学”。所以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环境现在是复杂多样、方向不是一致的,对我们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向上或向下的影响因素都有。
  从国内来看,好的方面是,今年夏天没有出现像去年夏天那样货币供给极度紧张的情况,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货币供应量总体规模还是不小,比如M2和GDP的比是190左右,从理论上已经远远高于正常需要水平,但是在实体经济中还是感到资金比较紧,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根本上是要加快金融领域的改革,深化金融改革,但是这需要有个过程。还有地下钱庄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性问题,都会影响到金融的稳定。特别是最近,各地不同情况都出现了楼市的变化,一些三线、四线城市的楼市价格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这些复杂的因素都可能演化成对宏观经济的风险,这需要我们在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中,一方面要努力继续保持我们稳中向上的好趋势,同时要更加密切关注影响经济下行的各方面压力,采取恰当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GDP增速若不低于7.5%左右无需进行强刺激
  「片花」:“微刺激”政策是上半年以来出现在经济运行中频率最高的词汇。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以来,政府陆续出台了至少17项微刺激政策和稳增长措施。5月中旬开始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陆续落地,进入6月份之后“微刺激”政策的出台呈现加速迹象。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微刺激”政策功劳究竟几何?在“三期叠加”的当下,宏观调控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引发了业界的诸多思考。
  金融界:我们刚刚还提到了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架马车。您说出口毕竟存在变数,消费可能也不是一时就提上来,刚刚我们提到现在有一个词叫“微刺激”,如果那两驾马车依然很疲弱的话,有可能动作投资的手段,“微刺激”可能会变成“中刺激”、“强刺激”,您怎么看呢?
  汪同三:“微刺激”这个词很有意思。实际上它反映的就是我们进行宏观调控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微刺激”意味着要以最小的调控成本,实现最好的调控效果,我想这是提出“微刺激”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在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处于合理区间之内,李克强总理讲的合理区间是GDP增长速度不要低于7.5%左右,CPI上涨的水平不要高于3.5%左右,处于这样的区间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采取那种要付出代价比较高的调控措施或者刺激措施。
  之所以还要刺激,是因为虽然经济运行处于合理的区间之内,但是它有滑出合理区间的可能,我们要预先采取一定的刺激措施,使它不要滑出合理区间。也就是说,经济运行存在着滑出合理区间的危险,我们采取“微刺激”措施是为了使“滑出合理区间”这种情况不成为现实。如果经济运行已经滑出合理区间了,那刺激的动作就要大一些。

    来源: 金融界网站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