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高端访谈
孙英辉:我国经济“地产依赖”拐点初步出现
发布日期:2013-12-10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3305


  国土资源部CLI中地指数三季度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城市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开始扭转,依靠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地产市场出现有利于实体经济的调整节点。就有关问题,CLI中国土地市场指数编制总负责人、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接受了记者专访。
  2009年开始膨胀的地产市场正回归正常
  记者:三季度土地市场大势如何?
  孙英辉:三季度CLI综合指数显示绿灯状态,继续在正常区间运行,市场规模分指数显示红灯,即进入偏热发展区间,出让价格分指数则继续保持绿灯状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综合分析,除出让价格分指数主要由于政策因素保持平稳外,市场规模分指数显示红灯,表面原因是土地出让、划拨用地持续增加;深层原因是我国长期地产市场发展内在需求所致。前一时期,国家在土地供应方面加大支持发展力度,市场规模分指数持续攀升。而地产景气分指数由红转绿,表明经过房地产市场调控,2009年一季度以来不断膨胀的地产市场逐步回归正常。
  记者:2013年全年土地市场运行如何?
  孙英辉:预计全年土地市场将在小幅回落中趋稳。市场规模分指数四季度仍将持续攀升,使2013年市场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出让价格分指数继续趋稳或小幅回落。考虑三季度各大城市土地销售情况、各大房企商品房销售情况和国家对房价的宏观调控,预测价格分指数将会继续趋稳甚至小幅回落;一线城市“地王”、三线城市“弃房断供”现象将有所减少,房价将逐渐稳定,预测全年地产景气分指数继续回落可能性较大,降幅会逐步缩小。
  房地产为主的地产市场动力机制正在消减
  记者:三季度地产景气分指数包含了根本性变化吗?
  孙英辉:三季度CLI最令人关注的变化是在规模分指数上涨并亮红灯情况下,地产景气分指数环比下滑25.1%,同比下滑10.4%。这说明当前地产市场正经历由量变向质变的累积过程,总体趋势向好。
  记者:这变化不仅是季度性的?
  孙英辉:地产景气分指数下滑,一般发生在当年四季度到次年一季度之间。下滑幅度一般在6%左右。在三季度出现下滑20%以上,是近年来第一次。短期看这是由于地产投资总额下滑和销售面积高位回调,长期看可能是中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折信号,以房地产为主的地产市场动力机制正在消减,以实体经济和产业用地为主的市场亟待发展。
  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有望扭转
  记者:这一变化在土地政策上有什么意义?
  孙英辉:首先从土地用途来看,土地利用重心出现向实体经济倾斜趋势。过去十年,我国M2增速多数时期高于同期经济(GDP)与物价(CPI)涨幅之和,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实际需求,部分进入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高回报行业,逐渐造成部分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实体经济“空心化”。
  同时,我国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部分城市过多依赖于房地产开发。新一届政府决心调整经济结构,促使资金逐步向实体经济领域流动。未来压缩影子银行业务,放缓社会融资增速、压缩行业资本投资逐渐成为新的金融政策调整方向,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全新发展周期,为土地供应重心转向实体经济、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记者:这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何启示?
  孙英辉:从土地来源来看,应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谨慎试点基础上,可以探索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民宅基地置换从增减挂钩试点纳入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大盘子;参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建立最低限价制度,引导市场规范起步和发展;允许土地使用者依法有偿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加大土地政策法律与土地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允许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用于除商品住宅开发外的工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据新华社)

    来源:北京商报 

    

    (资料图: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