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政府采购
发布日期:2013-06-04    地区:    阅读次数:5129
    ■ 黄冬如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建立和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工作进程中,内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这些考验也必然会在政府采购领域表现出来。
    考验意味着挑战,这些挑战在政府采购面临的一些问题中日益凸显。有些问题是日常中遇到的,有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个别问题还比较突出,威胁着政府采购的整体科学发展。例如,有的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甚至围标、串标,践踏公共市场诚信体系;有的产品质量及服务较差,影响部门职能管理;采购领域出现的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等等。正是这些局部的、少数的问题,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政府采购“就是走过场”、“就是集中腐败”、“就是卡人卡单位”等一些错误认识或悲观、消极情绪。
    我们必须深刻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政府采购以清白。
    一是政府采购发展滞后。政府采购是“舶来品”,在中国不可能一落地即顺应本土环境。旧的采购观念将长久地影响人们,而新的政府采购观念如公平正义透明规范等价值理念转换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招标投标等先进采购手段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规范体系,需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需要大家提高政府采购认识,需要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艰巨任务。
    二是法律和制度方面的原因。由于利益分配的原因,法律本身先天不足和相对滞后,给政府采购戴上了桎梏。招标投标与政府采购的“法律打架”由来已久,不解决法律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交叉和冲突的。“管采分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法律规制下的现实产物。然而,当前政府采购体制机制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如何界定政府的集中采购机构与市场化的招标采购代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厘清集中采购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关系,怎样确立集中采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除此之外,社会舆论的放大效应也是造成公众不能正确客观认识政府采购的原因之一。一例政府采购负面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政府采购“负面”的舆论也随之铺天盖地地传播开去。而那些不断在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的默默无闻的、平凡的政府采购模范工作者的事迹,却被淹没在凡尘中,难以通过关注或报道在民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当前社会存在的这些政府采购问题警示我们:政府采购将经受长期并相对复杂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严阵以待。如果各级党委政府能将政府采购工作上升到像抓经济发展一样的高度予以重视和实施,那不难预见政府采购的美好未来。恰如转型期的经济社会一样,提升政府采购实际上也面临诸多难题:进行政府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智慧来自哪里,有多少官员内心深处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如何协调现实中出现的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行政服务等理论上还未完全界定清楚的问题?如何解决采购规范和政绩效率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现实中理论研究不系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但只有认识提高了,我们才能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提升我们的认识水平。在发展中提升,在认识中发展,这是一个互动的渐进过程。笔者坚信:政府采购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转型,政府采购事业会越来越光明。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