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动态
浙江:“组合拳”让协议供货价格理性回归
发布日期:2013-05-08    地区:    阅读次数:3267

    8个月前,浙江省对全省联动协议供货进行系列改革,围绕遏制价格虚高这一核心命题,开出“组合药方”。如今8个月过去了,药效究竟如何?市场已有验证结果。
    据中国·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以下简称“中电指数”)日前发布的《浙江省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价格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2月至今年3月间,浙江省协议供货价格与指数市场价格价差比(以下简称“价差比”)逐月下降,3月份,浙江协议供货整体价格低于市场可比价4.04个百分点。
    多项指标验明“药效”
    据了解,从2012年2月开始,中电指数受委托对浙江省全省联动协议供货中便携式计算机等8个品目进行价格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被监测品目的价差比从去年2月的7.27%下降到今年3月的-4.04%,也就是说3月份的浙江协议供货整体价格低于市场可比价4.04个百分点。在2012年2月、7月、10月和2013年3月这4个监测时间点上,价差比呈逐月下降趋势(如图1)。采购量较大的便携式计算机、台式机、激光打印机在2012年2月和2013年3月这2个监测时间点上的价差比变化情况分别从16.56%下降到-3.99%、从0.6%下降到-8.77%、从4.36%下降到-4.89%(如图2)。
    此外,从浙江不久前对全省联动协议供货中实行中电指数监测的8类品目进行的价格调查结果看,报价明显高于市场可比价的产品占比数为3.3%,且绝大多数报价虚高产品的报价高出市场可比价幅度在5%以内,这2个数值均是一年前的十分之一。
    可以说,多项指标证明,8个月来,浙江协议供货价格虚高情况已经得到明显好转,协议供货价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价差比在-4.04%,也依然没有实现供应商在浙江省当期协议供货合同中“报价低于市场平均价5%”的承诺。
    大刀阔斧推进改革
    浙江为什么可以攻克协议供货价格虚高顽疾?“组合药方”是如何发挥药效的?哪味药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还要从2012年9月浙江省变革全省联动协议供货招标方式和交易规则说起。
    从《报告》看,价差比处于最低水平是在2012年10月,为-4.18%。当时正是新一期全省联动协议供货实施之际。在这期协议供货招标中,浙江省确定了“简化入围、减并标项、适度集中、促进竞争”,倡导供应商投市场参考机型或普通成熟机型,鼓励诚信供应商的方针。朝着这一方向,协议供货实施小组在具体实施中进行了一系列变革,“瘦身”即是第一步。
    所谓“瘦身”,即供应商只要承诺给予协议供货价格低于市场可比价5%的优惠,便可免招取得协议供应商资格,即“承诺入围”。同时,将原来的品牌入围改为型号入围,减少标段。例如计算机类就由原来的16个标段变成12个标段。通过合并标段,入围的产品型号少了、集中了,监控难度也降低了。
    此外,竞争也“被开放”了。即除厂商指定的各地供货商外,只要能提供同类产品并在浙江政府采购网注册入库的商家均可参与交易,这样通过二次竞价,引入多品牌竞争,协议供货产品间的竞争性被大大提高,厂家指定供货商所带来的垄断、控货、控价等弊端也被有效消除。
    遏制价格虚高从不手软
    如果政府采购产品不是消费市场中的流通产品,那么价格监控及比对便无从谈起。如果说“瘦身”是第一步的话,那么引入“主流机型”概念则是变革最为关键的一步。
    与以往由厂家自主提供协议供货机型的传统采购模式不同,浙江省在当期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复印机、一体机、传真机、投影仪等8个品目的协议供货采购文件中公布了市场参考机型名单(由中电指数提供),包括品牌、型号、配置、市场畅销价等信息。厂家只需从每个品目已给出的市场参考机型中挑选一款作为新一轮协议供货的产品即可。如果某品牌所有产品均未进入市场参考机型名单的,那么只能等“承诺入围”后,在机型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举行的谈判(事实上,当期“承诺入围”后,机型数量不存在不足)。
    通过这场“倒腾”,使得当期浙江省全省联动协议供货机型均为市场主流机型,厂商提供的每一款产品都做到了“市场可买,价格可查,优惠可见”,入围机型的配置、保修、服务等也均与市场完全一致。这就使协议供货价格监控具备了必要前提。
    有监、有查,有奖、有罚,浙江在治理协议供货价格虚高方面从没手软。据了解,2012年、2013年浙江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联合省政府采购中心,开展协议供货质量、服务、价格专项调查,通过向采购人问卷调查、要求供应商进行自查等方式,加强协议供货产品价格动态监控和日常监管。同时重点查处、曝光不按规定或不及时下调协议价格、无故不供货或不及时供货等违规行为,并将这一奖罚与该省推行的供应商诚信机制挂钩,用扣除或增加供应商诚信记录分值的方式引导供应商诚信经营。
    如果说浙江治理协议供货价格虚高是“组合药方”发挥了综合药效的话,那么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则需要多部门间的联动。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国库集中支付比例已相当高,像通用类的协议供货品目几乎已全面实行集中支付,这使供应商资金回笼在时间、安全上有了保障。此外,将全省协议供货市场“联”成一片,进不了就意味着要丢掉全省两年的政府采购市场,这对供应商来说是重大损失。种种这些可能是浙江市场始终吸引供应商的另一方面原因。
    采访中,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指出,浙江在治理协议供货价格虚高之路上,已经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市场是变化着的,只有真正从市场出发,紧贴市场变化,才能找到‘治病’良方。”该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