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理论探讨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理论探讨
应急采购要看得远 想得全
发布日期:2013-05-03    地区:    阅读次数:3507
    ■ 刘跃华
    应急采购是指在没有任何预先告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紧急采购行为,这种采购行为具有事发突然、种类多样、社会关注度高等特性,政府采购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从实践来看,应急采购涉及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包括水旱、气象、地震、地质、生物、海洋、森林草原等突发灾难。二是事故灾难,包括安全、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和设备、核泄漏与辐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所引发的灾难。三是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民族宗教、经济安全、涉外、群体性、重特大刑事案件、网络舆论事件等。
    上述突发事件有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如自然灾害事故与公共卫生事件。试想,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如不采取卫生防疫措施,势必造成公共卫生方面的严重影响。另外,事故灾难总是与社会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难存在紧密联系。如2005年11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续爆炸。这一事故造成了8人丧生,70人受伤,同时100吨苯类污染物泻入松花江中,造成长达135公里的污染带,给下游的哈尔滨等城市带来严重的“水危机”。
    因此,应急采购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应急采购的执行部门理当“多脑思维”,早作预案,做到“宁可十次放空,决不一次放松”。应急采购预案要让人看得懂、记得住,对于发生在全国或本地区的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应急采购,要早发现、早上报、早采购,使灾情早控制、问题早解决。
    第一,提高应急采购的处置能力。接到应急采购任务后,采购部门领导要靠前指挥,全面动员,着力解决应急决策难、人员配置难、设备调配难、协调沟通难等问题。
    第二,克服应急采购中的非健康心理。一是逃避心理,即在应急采购中,自身利益与应急采购工作发生冲突时,采取躲避逃脱应急采购工作的心理现象,这对应急工作产生危害巨大。二是麻痹心理:“不怕有问题,就怕没发现!”在工作中最不显眼的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如应急采购中供应商没有在约定时间出现在开评标现场,对此应作出应对措施。三是侥幸心理:如做采购需求时遗漏一项重要的参数指标,自己已经知道,但又不敢说,以为评审专家会知晓,结果导致采购失败。三是恐惧心理。应急采购一般要采得快、应得急,而且规模大、资金量大,时常令一些政府采购人员望而生畏。但只要抱成团,便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四是自大心理,一些采购人员自认为是做政府采购有些年头了,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很不健康的心理。
    第三,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要在应急采购的第一时间,把应急采购的相关信息在政府采购的法定媒体及时、准确地公布出去。虽然应急采购有其快速、特定等特点,但依然不可忽视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要懂得“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道理,通过应急采购提升采购部门公信力。
    第四,及时做好应急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和经验评估。每个应急项目虽内容不同,但采购的规律应该是一致的。因此,总结和把握应急采购中的工作规律,对于进一步做好应急采购项目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好的工作经验要加强正面宣传,不可“一言不发”。
    (作者单位: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