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宣城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聚焦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规范各方交易市场主体行为,全力打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新高地。1—8月,全市共服务保障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755个,交易总额达293.35亿元,实现增收节支20.91亿元,其中市本级(含开发区)交易额70.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27.8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公共资源交易“成绩单”。
为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早见效,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主动上门对接招标需求,加强招投标政策宣传,推动招标人更好落实主体责任。针对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开展“容缺受理”“四优先”、延时服务等,安排“护航员”全程跟踪,确保项目从公告发布到合同签订顺利开展,做到“项目不结束,服务不打烊”。1—8月,全市完成“双盲”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254个,开展延时服务约450次,有效压缩项目交易周期。同时,持续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原则,系统梳理形成4个标准体系,发布实施90项标准文本,进一步提升评标评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项目交易提供坚实保障。
为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我市不断拓宽“线上+线下”沟通交流渠道,持续加强与招标人、评标专家、投标人、代理机构等主体的沟通交流。在破除市场壁垒方面,持续开展招投标领域门槛、隐性壁垒专项清理排查,坚决纠正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1—8月,我市发布招标计划553个、招标文件预公示135个,抽查检查招标文件362件,发现并整改问题7件,切实维护了市场秩序。在助企纾困方面,推进全国CA互认系统更新,极大便利了投标人跨区域参与交易活动。推出“中标贷”金融服务,1—8月,全市共投放“中标贷”资金6.53亿元,惠及117户企业,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为切实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我市构建“强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持续推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一方面,研究制定修订了10项制度机制,为交易监管工作提供明确依据。另一方面,持续加强评标审查工作,建立招标人审查评标报告机制。此外,健全专家“一标一评”动态考核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深入开展标后履约检查,1—8月已检查项目229个,及时发现并整改履约问题。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事前调解机制,成功化解2起投标人争议纠纷,以法治化手段提升交易纠纷解决效率,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徐静雅
- 四川川咨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1454次
- 四川恒鑫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1081次
- 金堂县正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1031次
- 成都万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948次
- 四川明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915次
- 四川天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854次
- 四川成化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837次
- 四川华文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815次
- 四川中砝建设咨询有限公司...753次
- 四川华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742次